最新公告
本部落格最近大幅度整修,即日起將密集po文。請到名片頁訂閱,即可篇篇收到。謝謝!

  在承德避暑山莊外頭,有座小布達拉宮。要前往大殿,有兩段各五十二級的石階,帶我們來的友人在石階前說:「佛教認為人生有一○八種煩惱(難),但除了生老病死這四種不可避免外,其他的一○四種都是在自尋煩惱。現在就讓我們走上石階吧!每走一階,就能消除一種煩惱。」我微笑緩步上階,覺得這種說法還真有意思。

  人生的確有各種大大小小的煩惱,它們經常飄過心頭,甚至縈繞於心,成為生命的負擔。如何面對、進而化解各種煩惱,乃是人生的一門重要功課。但就像友人的轉述,這些煩惱絕大部分都是自找的;既然是自尋煩惱,那解鈴還須繫鈴人,自我療癒也許就是最實際的方法了。而惠能一再強調的自性自見、自悟自解、自淨自度,正是最好的自我療癒方法。

  很多人在感覺到內心有一股不平靜的情緒時,會說他們是處於「焦慮」或者「憂鬱」狀態。但認真說來,你為什麼會覺得那就是「焦慮」或「憂鬱」呢?如果不是以前在書上或聽人(特別是專家)說過「焦慮」與「憂鬱」,你根本就不會把你的情緒感受標籤化成「焦慮」或「憂鬱」,為它們感到苦惱、惶惶不安;甚至認為那是一種「病」,必須接受治療。這正是典型的自尋煩惱,自悟自解就是不要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先忘掉那些既定的說法,自己去體會、理解、領悟只有自己知道的那些情緒感受和苦惱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話說有一個年輕人李君,最近感到非常懊惱。原來是他在看了推銷致富的勵志書後,決定當推銷員,但兩個月下來,原本信心十足、樂觀進取的他卻灰頭土臉,失神敗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他,不僅只成交了四筆,更讓他懊惱的是他覺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在按了門鈴後,有人一看是推銷員,就一臉不悅地將他推出去;有人在聽他解說產品時,那表情就好像在看小丑表演。而當他百折不回地使出纏功時,對方就立刻厭煩地拉下臉,說:「你們都是老鼠(會),我不會受騙的!」「再不走,我就要報警了!」

  真是斯可忍,孰不可忍?他為什麼要如此低聲下氣,又平白遭人冷嘲熱諷、鄙夷奚落呢?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位前輩,他忍不住大吐苦水:「我實在做不下去了,我每到一個地方都受人侮辱。」老前輩聽後,一臉同情地對他說:「那實在太糟了,我無法瞭解你的情況。二十多年來,我到處旅行,我推銷的東西曾經被人丟到窗外,我還被人踢下樓梯,被人一拳揍在鼻子上。但我想我還是比你幸運些,因為我從來沒有被人侮辱過。」

  李君因為自覺被人侮辱,而產生挫折、沮喪、懊惱等負面情緒,進而對工作和人生感到失望。但什麼叫「侮辱」?那位推銷前輩的經驗比他悽慘得多,但他卻不認為那是「侮辱」,而是「磨練」。像這樣,如果能重新界定自己的際遇,產生不同的認知,情緒就不會受到影響,甚至還能將負面情緒轉化成正面感受,哪裡還會有什麼煩惱呢?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住為本」是惠能修行法門的第三個「無」。在談了「無念」和「無相」之後,自然就更能了解什麼叫「無住」:念是內在的想法,相是外在的現象,無住就是心思不要停留、執著於某些內在的想法或外在的現象,這樣才能得到心靈的自由,才能有有豁達的人生,也就是惠能所說的「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

  惠能是因為聽弘忍為他講解《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當下大悟的,可見無住的觀念對他影響有多大。但並非只有《金剛經》才有這個想法,《論語.子罕篇》就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成白話說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其中的毋意有無念的意思,毋必有無相的意味,而毋固則與無住也頗為相近。雖然儒家在立身處世方面主張我們必須堅守某些信念,但在對人對事的看法上,也認為我們不要執著、停留在某些想法或現象上頭。

  《莊子.應帝王篇》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意思是至高之人用他的心就好比明鏡一般,任隨外物的來去而不加迎送,如實反映外物而無所留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鏡子的特色是東西還沒來,鏡中不會出現任何影像;東西走了,鏡中也不會殘留任何影像,這正是無住的最好詮釋。而且表面光滑乾淨、沒有任何凹凸污物的鏡子,更是能如實反映外物,不會有絲毫的扭曲。所以,莊子的「至人之用心若鏡」其實就等於《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它的功能「勝物而不傷」,也正是惠能所說的「去來自由,通達無礙」。

  《菜根譚》裡有一句話:「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能夠成為這樣的風雁君子是很多人的夢想,似乎也是惠能所說無住的最高境界,但仔細推敲,這裡面還是有一個盲點。

  從現代心理學來看,「住」跟記憶密切相關,一個人、一個電話號碼、某件事情或某個景象能留駐在我們的腦中,都是來自記憶的功能。一九五三年,蘇聯有一位病人HM因嚴重的癲癇症而動腦部手術,術後得了健忘症,不管經歷任何事,十五分鐘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剛剛看了雜誌裡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就忘了,又重頭看起,彷彿從未看過一般,因此,只要給他一本雜誌,他就可以看個好幾個月,因為每一次讀的時候都覺得那是「新」的。而醫師每天來看他時,都必須重新自我介紹,因為昨天那位醫師已經從他的記憶裡消失了。這也是一種「無住」,但顯然不是惠能所要的無住。

  前文說過,理想的無念是「念而無念」,理想的無住也應該是「住而無住」,也就是說會有記憶但卻不會停留於該記憶。記憶可分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兩種,譬如你問到一個電話號碼,默念一遍,打過去以後,很快就忘了這個電話號碼,這種短期記憶通常不會在腦中停留太久,會自動無住。會「住」的通常是能產生某些(輕微或強烈)情緒反應、或經過一再反芻而在腦中留下印痕的經驗與景象,也就是中或長期記憶。真正會帶來困擾的多屬這種中長期記憶,惠能勸大家無住的也屬於這類記憶。對於愉快美好的經驗,很多人都希望能一直持續下去,最少能長留在腦中;而對痛苦難堪的經驗,則希望趕快消失,最少不要一直盤繞在腦中。但這兩種情況恐怕都難以如願,真正的無住是美好與不幸的經驗都要懂得放下,不要一直攀附不放,要騰出足夠的空間給下一波和未來的各種經驗。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一個弔詭是:越叮嚀自己「我要平靜」,就越無法平靜。在這個時候,你最需「要」的就是拿掉那個「我」。英國哲學家羅素在剛剛嶄露頭角時,偶而有人會請他去演講,他總是非常緊張,在演講前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內心焦躁惶急,演講的效果當然也就不好。有一天,他對自己說:「如果羅素的演講講得很差勁,這世界會有什麼改變呢?它既不會對世界造成任何影響,歷史也將繼續延續。」透過這種反思,他消除了自我中心的關注,不再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再害怕受人輕視,心情變得寧靜輕鬆許多,以後就把演講當作樂事,結果就越講越好。

  要想維持心靈的平靜,除了以「無我」的方式去回應外在刺激外,更需要以「無我」的方式去閱歷人生,也就是在待人接物、立身處世方面淡化自我,放空自己。莊子認為,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徑就是:

放棄求名的心思,放棄謀略的智慮;放棄專斷的行為,放棄智巧的作為。體會無窮的大道,遊心於寂靜之境;讓稟承自然的本性得到發揮,而不自我矜誇,這也就達到「虛」(空明)的境界了。

  如果無所求、無所爭,心中沒有什麼掛慮和懸念,風平浪靜,自然較能維持心靈的平靜。在〈山木〉篇,莊子更用一個巧妙的比喻告訴我們,「無我」還可以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

併起船來渡河,如果突然有條空船碰撞過來,即使心地偏狹、性子急噪的人也不會因此動怒;但如果船上有一個人,那就會大聲喝斥來船讓開;喊一聲沒有回應,喊第二聲也沒有回應,那第三聲就必定會惡聲惡氣地破口大罵。為什麼原先不發脾氣而現在卻大動肝火?因為原先是空船沒有人而現在卻有人在船上。一個人如果能以「虛己」的態度悠遊於人世,誰又能夠傷害他!  

  「無我」,就是將自己變成一條空船,沒什麼威脅性,自己自在,別人看了也自在;即使在江湖上跟人發生摩擦,別人也不會跟你計較,更不會傷害你。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人可分為兩種:好人與壞人。好人是奉公守法、具有四維八德等傳統美德與價值觀的,「聖人」就是它的代表;而壞人則是違法亂紀、不仁不義、鮮廉寡恥的,「大盜」為其代表;要想讓壞人變成好人或一般人免於淪為壞人,就要加強道德倫理教育。但莊子卻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除了表示他想打破「好人」與「壞人」僵化的差別觀外,更在反映他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的基本看法:

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是道的偽飾與禍亂的開端。

  莊子認為遠古人類依自然之道及天性之德過著純樸無偽的生活,但在民智漸開,先天道德日漸淡薄後,聖人開始用仁、義、禮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結果卻越弄越糟,因為這些人為規範都可以作假,在大家競相說大話、比虛偽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和人心變得越來越虛矯造作,所以說「禮,是道的偽飾與禍亂的開端」。加強道德倫理教育反而可能淪為作奸犯科的幫兇,至少會助長「以符合倫理道德假象」去作奸犯科的情形。

  更有進者,在莊子眼中,聖人與大盜還可能是一對「黑暗中的孿生兄弟」,在〈盜跖〉篇,孔子為了感化橫行天下的大盜盜跖而親自去拜訪他,盜跖憤怒而不屑地指責孔子:

如今你修習周文王和武王的治國之道,控制天下的輿論,一心想用你的主張來教化後世,穿著寬衣博帶的儒服,說話與行動矯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諸侯,企圖藉此追求富貴,最大的盜賊莫過於你。天下人為什麼不叫你做「盜丘」,反而稱我是「盜跖」呢?

  言下之意,孔子也是個「欺世盜名」的盜賊,而且比一般盜賊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好像美國心理學家利肯所指出的,英雄與惡棍(聖人與大盜)具有某些類似的人格特質。其實,什麼是「聖」,什麼是「盜」,往往是用「雙重標準」去衡量所造成的結果: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製造商,但也是品管員。如何管控自己的情緒,讓它們在出場時盡善盡美,自己都覺得滿意,是每個人應該努力的目標。莊子提供給我們的是「無情管理」模式──不要有一般人的情緒反應,它的第一個方針是不要讓你的情緒傷害到你的身心。

但要怎麼做呢?莊子告訴我們:

從事內心修養的人,悲哀和歡樂的情緒都不會使他受到影響。知道世事艱難,無可奈何卻又能安於處境、順應自然,這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

  這段話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第一,所謂「內心修養」,除了雍容、恬靜等品性的陶冶外,更重要的是不要受到刺激就隨之起舞,而應該先以自己的認知系統去做評估、調節,然後再決定做什麼反應,也就是說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要淪為它們的奴隸。有一則關於佛陀的故事說:

  某日,佛陀行經一個村莊,村民對他說話很不客氣,甚至口出穢言。佛陀安詳地聽完後,向他們道謝,但因他必須趕赴別處,所以請村民等明天他回來時再詳談。一位村民不解地問佛陀:「難道你沒有聽見我們說的話嗎?我們把你說得一無是處,罵得狗血淋頭,而你卻沒有任何反應!」佛陀說:「如果你要的是我的反應,那你應該十年前就來,那時的我就會有所反應。但這十年來,我已經學會不再被別人所控制,我已經不再是個奴隸,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據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隨別人在反應。」

  我們的情緒反應通常是針對別人而起,如果你因別人的沒教養而生氣,那你就受到他的擺佈,成了他的奴隸。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就是不管別人怎麼對待你,都是他家的事,跟你無關,你不會隨他起舞,而只根據自己的原則來反應。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狂人賈伯斯不只改變了蘋果電腦,更改變了全世界。近年來,每當蘋果電腦預告將推出新款的i系列產品時,全球的消費者無不引頸企盼,而在賈伯斯親自上場示範、發表新產品後,更在全球造成搶購熱潮。在賈伯斯的帶領下,「好還要更好,快還要更快」幾乎已成為全球蘋果迷的共同信仰,每個人手上都擁有好幾款的i系列產品。

  賈伯斯不幸英年早逝,如果在另一個世界裡,他遇到莊子,而向莊子推銷iphone5,你想莊子會購買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回答:如果莊子活在這個時代,你想他會使用電腦和手機嗎?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不會」。這主要是受到前面所說〈天地〉篇裡那個灌園叟故事的影響,灌園叟不想讓功利機巧傷害他心靈的淳樸,而拒絕使用省力又有效率的桔橰。電腦和手機正是「功利機巧」的科技產品,所以莊子顯然會跟他筆下的灌園叟一樣,拒絕使用電腦和手機。

  但除非你什麼工藝或科技產品都不用,否則只想用井與甕、汽車與電燈,卻排斥、拒絕使用桔橰、電腦與手機,不僅讓人懷疑是故步自封,無法接受新事物;而且將自己慣用的科技產品視為「自然真樸」,新發明而自己不會用、不想學怎麼用的科技產品就是「機事機心」,如此「喜怒為用」,厚彼薄此,更違背了莊子齊物論的核心思想。要想了解莊子對電腦、手機、iphone5的可能看法,也許我們要釐清一個更基本的問題──莊子對人與物關係的看法:

擁有眾多物品的人,不可以被物品役使;使用外物而不為外物所役使,所以能主宰天下萬物。明白了能主宰外物的人本身就不是物,豈只是能治理天下百姓而已啊!這樣的人能往來於天地四方,神遊於整個世界,獨來獨往,無拘無束,可稱為「獨有」。擁有萬物而又超脫於萬物,特立獨行,便是無上的尊貴。  

  從這段話可知,莊子認為人與物的理想關係是:我們要會使用外物,但卻不能被外物所支配;雖然擁有萬物,但卻又能超脫萬物。任何人都無法擯棄科技產品,關鍵在於你的選擇。對於電腦和手機,重點不是你想不想擁有、要不要學習如何使用,而是不排斥擁有、不拒絕使用、能善加利用而又不受其支配,那才是真正的「超越」。你不覺得前面所說「能往來於天地四方,神遊於整個世界,獨來獨往,無拘無束」的理想人物,就是帶著一部筆電和一支手機走天下的人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莊子活在這個時代,那他應該會使用電腦和手機,可能還會有一兩個i系列產品,但卻不會經常更新,因為他覺得電腦和手機夠用就好,而不會受到賈伯斯的蠱惑,每隔幾個月就去換具有新功能的i系列新產品,被蘋果電腦和賈伯思牽著鼻子走。他會同意物理學家海森堡對他的解說:真正讓人「純白不備,神生不定」不是科技,而是盲目追逐不斷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最完備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欠缺的樣子,但它的作用卻不會停止。最充實的東西看起來好像空虛的樣子,但它的作用卻不會窮竭。最正直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彎曲的樣子,最靈巧的東西看起來好像笨拙的樣子,最卓越的辯才看起來好像口訥的樣子。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想要收斂它,必先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強化它。想要廢棄它,必先抬舉它。想要奪取它,必先給予它。這就叫「微妙的明智」。柔弱勝過剛強。魚不可以離開水,國家的有力武器不可以耀示於人。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大德的表現,完全跟隨著「道」。「道」作為存在物,是恍恍惚惚的。惚惚恍恍啊,其中卻有形象;恍恍惚惚啊,其中卻有物質。在它的深遠幽暗之中,含有精細的東西;這精細的東西非常真實,是能可靠驗證的。從現在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從不消失,根據它可以觀察萬物的根源。我怎麼曉得萬物的根源呢?就是從這個「道」而來。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拋棄聖明與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沒有仁義的說教,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去除機巧與貨利,盜賊就不會出現。聖智、仁義、巧利這三者全是矯飾,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讓人民有所依歸,就要表現真純、保持樸實,減少私心、降低欲望。拋棄矯揉造作的學問,就不會陷入困境。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