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本部落格最近大幅度整修,即日起將密集po文。請到名片頁訂閱,即可篇篇收到。謝謝!

b0405-3-1.jpg

  (承上文)這是約翰的另一幅作品,也是一幅自畫像,表示「心理治療師想要揭露他的思想」。位於右下角的自我影像只有一個頭,以深紅色著色,眼睛就像兩個黑洞。左上角則畫了一支綠色的大鑰匙,來平衡整個畫面,其他部份則充滿了裝飾用的粗線條。自畫像只畫頭部不畫其他部份,可能表示他的憂鬱和孤獨感,也可能表示他對身體上的其他部份不確定,因為缺乏性的認同。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405-6.jpg

  (承上文)這是約翰的另一幅作品,他拒絕討論這幅畫,無法對畫中人物下任何評論,正顯示畫中人物就是他的自我。

  畫中人幾乎是漂浮在空中,但也可能是用右腿站立著,腳部就像動物的蹄一樣,左腿則像一條尾端尖細的蟲一樣,沒有腳。他用雙手覆蓋著陰部,頭上長出的東西則可視為陰莖的替代物,缺腳的左腿可以代表扭曲且被置換的陰莖象徵。右腿中段處被一條細絲切斷,下面是再續補上去的,看起來患音原先是想毀掉這條腿,後來才再修補上去的。這幅畫表示患者無法相信他能過真正男人的生活。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405-1.jpg

  (承上文)這是約翰的另一幅作品,名為「婚姻」。

  他說:「婚姻使女人無法逃離巨大的男人之樹的要求。」畫中的女人再度以醜陋而扭曲的身體表現出來,女性的形體以她的右手臂和代表男人的樹糾結在一起,左手臂則化為樹枝。

  這幅畫表示患者對婚姻的恐懼,他似乎認同於女性,但心中的恐懼又使他無法擺脫與非人的男性形象——樹木間的鎖鍊。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0405-4.jpg

  創作者約翰是一個十五歲的高中生,他來自一個破碎的家庭,爸爸已再婚,媽媽也已第二次改嫁,他輾轉寄住於雙親目前各自的家中。他有一個同性戀和吸食迷幻藥的姊姊,嫁給一個有斷袖之癖的男人,姊姊和姊夫都鼓勵他追求同性戀者的生活。

    不穩定和病態的家庭使他缺乏理想自我或性認同的模式,後來在姊姊的影響下,又吸食迷幻藥和強力膠,使自我的防衛益形脆弱,終於導致精神病前期的解體,產生被害妄想和嚴重的焦慮反應而住院。

    具有藝術才華的他接受繪畫治療,在畫布上宣洩他的焦慮,對男女及自已身份的不安全感和矛盾感情。

  在這幅畫中,女人的臉像骷髏一般扭曲,她手拿著一束花,花中有他姊姊的側面像,她的兩隻手(一隻黑的,一隻白的)及一個赤裸的人體。這個赤裸的人體可能就是患者本人,為他姊姊的善良(白的手)和邪惡(黑的手)所俘虜。這幅畫表示出他對女人破壞力的深沉恐懼。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絕大多數的動物都有領域感,地位越尊貴的,所擁有的領域──私人空間就越大。很多動物學家都認為,維護自己的領域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譬如當你闖進一個雞舍,所有的雞可能會向後退到某個角落,但原來的領域關係卻因擁擠而受到破壞,於是地位尊貴的公雞即前後左右亂啄,要牠的同伴離牠遠一點,試圖保有自己較大的私人空間。

  更妙的是,有人將幾隻雄火雞放到一個過小的雞舍裡,牠們再怎麼爭鬥,都無法獲得足夠的私人空間,最後牠們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所有的雄火雞圍成一個圓圈站立,每隻的臉都朝外面,因為這樣在自己眼前才沒有礙眼的傢伙。

  啟示:

  人也有像火雞一樣的領域感和對策,譬如在過度擁擠的公車內,大家都盡量往旁邊站,而且臉朝著窗外。

 

收錄在《動物啟示錄》一書,紙本書已絕版,歡億購買電子書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80506002115.jpg

  浣熊有一種奇特的行為:牠們拿到食物後,通常會先浸到水中,用手掌刷洗一番,然後再吃,所以才稱為「浣熊」。在動物園裡的浣熊,你若給牠麵包,牠也會將它浸到水裡,雖然麵包因此而「泡湯」了,但浣熊牠還是會這樣做。

  現在的浣熊雖然已屬雜食性動物,但一定選擇住在有水的地方,動物學家認為這可能跟牠們祖先以蝦蟹等甲殼動物為食物有關,而「刷洗」行為,則是此一攝食型態的本能反應。曾有人想訓練浣熊用熊掌撿起硬幣,然後丟到一個箱子裡,但不管怎麼訓練,浣熊在撿起硬幣後,還是不停地用手掌去磨觸、「刷洗」它,就是不將它們丟到箱子裡。

  啟示:

  動物天生的習性會干擾牠們學習新的花樣,人多少也有這種傾向吧?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v2-3899cc01f853c3a9a05445ab4832f04e_1440w.jpg 

   深海中的鱟和海龜一樣,在漲潮的月圓之夜,就會成千成百地到沙灘上產卵,但牠們的此一共通習性卻來自完全不同的演化。

   海龜是由陸龜演化而成的,雖然改到海中生活,但龜蛋仍像所有爬蟲類的蛋,必須在陸地上才能使發育中的胚胎得到氧氣的供應,所以牠們不得不冒著危險辛苦地回到陸地產卵。而鱟(三葉蟲的後代)是幾億年前就存在的古老生物,當牠們活躍於海中時,陸地上還沒有能掠食其卵的生物,所以到沙灘上交配產卵,成了一種絕佳的繁殖方式;但現在牠們的卵早已成為海禽的佳餚,卻仍固守此一習性,就有一點「食古不化」了。

  啟示:

  同樣一種行為,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與考慮,有的充滿苦衷;有的則看似聰明,其實愚蠢。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236121.jpg

  松鼠在秋天時,常會收集毬果,挖洞將它們藏起來,以之做為冬糧。人們常認為松鼠的這種「未雨綢繆」,是智慧的表現,其實松鼠的藏果只是一種本能行為。

  德國的一個動物學家在家裡養了幾隻松鼠,牠們對吃不完的毬果也會煞有介事地銜著,在房間的角落裡做出撥土的動作(其實根本就沒有土),然後將毬果放進想像的「洞」中,以鼻尖將之壓牢,再用前足做出掩土的動作,這一整套動作都是不學自會的。

  而在自然界,松鼠雖然會熱心地藏果,但到冬天時卻不見得會挖出來吃,也許是忘記了,也許當初的藏果根本不是來自「未雨綢繆」的縝密心思。

 

  啟示: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惠能的「中道」思想,認為有無、凡聖、明暗、動靜、虛實等二元對立的現象或性質,在更高的層次上「是一不是二」,讓人想起西方如黑格爾等人的「正、反、合」辯證法。但如果仔細推敲,惠能的「是一不是二」有著比西方辯證法更廣泛的含意,也更具特色。

  首先,惠能認為在「正、反、合」之前,要先「離兩邊」,這個「離」往往比「合」來得重要。就像德國物理學家蒲朗克(M.Planck)所說:「一個科學真理所以獲勝,並不是讓它的敵手看到光而信服,而是因為敵手們最後死光了,熟悉新科學真理的新世代取代了他們。」即使是科學家,要叫他們「放棄」原先的信念(執念)其實也是相當困難的,更何況一般人。所以,一定要先「捨離」原有的執念,才能接納新的觀點。

  第二,所謂「正、反、合」在惠能或中國其實有兩種型態,一是屬於靜態的「合」,也就是將原本二元對立、矛盾的正與反兩種元素在同一個層次整合成一個和諧的整體,太極圖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它是由陰陽兩個正反元素以一比一的方式無間融合成一個圓滿和諧的圓。在現實生活裡,當然不可能有這麼理想的「合」,但大家非常熟悉的「得意時儒家,失意時道家。」或「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都是說一個人在不同(通常是相反)的情境中,有頗具差異性的表現,但整體來看,兩者卻又能互補而成為一種理想、圓滿的生命型態,它們都可以說是惠能「二道相因,成中道義」的具體表現。

  近來受到不少心理學家認同和鼓吹的「雙性人格」,可以說就是這種整合型態的現代版。人有男女之分,傳統認為男人擁有男性氣質,譬如剛強、粗獷、勇猛、理性、獨立等,而與之相反的溫柔、細膩、怯弱、感性、依賴等則被認為是女人擁有的女性氣質;它們呈現二元對立的正反關係。「雙性人格」是說一個人(不論男女)能同時擁有傳統的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合),但不是男女氣質各占一半或看起來不男不女,而是依情境的需要,表現出最適當的行為方式,譬如在和他人做親密接觸時,會表現出溫柔、細膩、感性的一面;而在需要競爭來達成目標時,也能顯露出剛強、果敢、理性的一面;他們會對科學、運動感興趣,又會喜歡藝術、小孩。這也是一種「正、反、合」,研究顯示,擁有這種「雙性人格」的人比較成熟、有能力又有魅力,也比較能有成就;它也是兩性日趨平等的現代社會裡理想的人格型態。

  第三,另一種動態的「正、反、合」,才是類似於西方或黑格爾的辯證法,也就是先有一個正題,然後出現一個反題(對正題的否定),再經過對反題的否定(否定的否定)與正反兩方的交互辯證,結果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合題(在更高的層次上調和或包容原有的正題和反題)。用「是一不是二」來說,「二」就是正題與反題,而「一」則是在更高的層次上將它們整合而成的合題。這種動態的「正、反、合」具有成長、生發或向上提升的特性,一個最淺顯的例子是我們在兒童階段,父母或師長會教導或灌輸我們做人做事應遵守的規矩和道理,這是正題;但在進入青少年的叛逆期,很多人會開始和父母、師長唱反調,故意否定、違背那些規矩,這就是出現反題;但在進入成年期後,經過自己的反省,覺得過去的叛逆其實相當非理性、膚淺、愚昧,而重新審視以前父母師長的教誨,覺得裡面有些確實充滿了智慧,於是開始自我激勵和鞭策,主動去奉行那些規矩和道理,這就是合題。但這個「合」跟童年時代的那個「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而這就代表了成長。

  惠能對這種動態的「正、反、合」雖沒有太多的著墨,但後來的青原惟信禪師則以他個人的經驗為我們做了非常生動的說明。他對弟子和信眾們說:「老僧三十年前還未參禪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後來經過老師指點,有了個入處,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得了一個休歇之處,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各位說說看,這三種見識是相同呢?還是不同?」三種見識當然是不同:未參禪前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屬於正題,是對外界的直覺性認識,看到的只是表象。隨後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則是反題,瞭解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都起於心對它們的差別認知,也就是對前一種見識的否定。最後的「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則是否定的否定,看似又回復到原先的正題,但其實是超越了「是」與「不是」,是「正、反、離」之後的「正、反、合」,認識的山和水已是更高層次的山和水。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是一個不斷流變的過程。大部分的人從出生到死亡,歷經數十寒暑,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就像西方的人文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很多人從未真正活過,甚至還沒有真正出生。」他說的「真正出生」是指自我的覺醒,也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而自由的個體,要在此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將之付諸行動,而只是如動物般渾渾噩噩過一輩子,那就是「沒有真正活過」。用惠能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人從生到死,一直處於「迷」的狀態。

  有人說,人生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這句話就值得探討,因為除了年齡的增長、生理的成熟、閱歷的增多外,「成長」應該還包括心智與人格的成熟、生命境界的提升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後,就停滯不前,甚至還向下沉淪。真正的「成長」應該是生命的每個階段,其境界都超越前一個階段,並因為超越而使生命不斷獲得提升,這也才是惠能「成佛之路」的真諦。

  在《壇經》裡,惠能多次提到每個人的自性「本無差別」,只因為「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愚」不是愚蠢,而是小根、小智;「智」也非聰明,指的是大根、大智。每個人根智的差別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後天迷或悟的程度,一個人迷或悟的程度就代表了他的生命境界。在提到頓悟與漸修時,惠能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意思是頓悟和漸修都是修行得道的方法,只因個人迷悟程度而產生的不同形式。惠能在和神秀派來聽法的弟子志誠討論兩派傳法修行的差異時,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所謂「上乘人」和「最上乘人」,指的也是不同的生命境界。

  那惠能認為人的生命可以有幾個境界呢?最完整的說是當智常和尚問他:「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究竟是何義時,惠能的回答:「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傳統佛教的「三乘法」原是指根據眾生根智的鈍、中、利之別,而提出的讓他們渡越生死抵達涅槃彼岸的三種法門(乘代表車子);惠能又把「最上乘」拉進來,將它們作為生命的四種境界。

  照傳統的說法,「小乘」又稱為「聲聞乘」,也就是聽聞佛的聲教,以四聖諦而得悟道。惠能將它做為生命的小境界,也就是「見聞轉誦」,從自己的閱聽經驗裡學習,但也止於表面的背誦和模仿,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沉澱。

  「中乘」又稱為「緣覺乘」,也聽了佛的說法,但因自己觀照十二因緣,而覺悟因緣生滅、非生非滅的真理諦。惠能將它做為生命的中境界,也就是「悟法解義」,不再流連於表象,而去探求、了解塵世萬象背後的法則與人生的真諦。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