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住為本」是惠能修行法門的第三個「無」。在談了「無念」和「無相」之後,自然就更能了解什麼叫「無住」:念是內在的想法,相是外在的現象,無住就是心思不要停留、執著於某些內在的想法或外在的現象,這樣才能得到心靈的自由,才能有有豁達的人生,也就是惠能所說的「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

  惠能是因為聽弘忍為他講解《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當下大悟的,可見無住的觀念對他影響有多大。但並非只有《金剛經》才有這個想法,《論語.子罕篇》就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翻成白話說孔子杜絕四種弊病:不主觀臆斷,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尊。其中的毋意有無念的意思,毋必有無相的意味,而毋固則與無住也頗為相近。雖然儒家在立身處世方面主張我們必須堅守某些信念,但在對人對事的看法上,也認為我們不要執著、停留在某些想法或現象上頭。

  《莊子.應帝王篇》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意思是至高之人用他的心就好比明鏡一般,任隨外物的來去而不加迎送,如實反映外物而無所留藏,所以能夠反映外物而又不因此損心勞神。鏡子的特色是東西還沒來,鏡中不會出現任何影像;東西走了,鏡中也不會殘留任何影像,這正是無住的最好詮釋。而且表面光滑乾淨、沒有任何凹凸污物的鏡子,更是能如實反映外物,不會有絲毫的扭曲。所以,莊子的「至人之用心若鏡」其實就等於《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它的功能「勝物而不傷」,也正是惠能所說的「去來自由,通達無礙」。

  《菜根譚》裡有一句話:「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能夠成為這樣的風雁君子是很多人的夢想,似乎也是惠能所說無住的最高境界,但仔細推敲,這裡面還是有一個盲點。

  從現代心理學來看,「住」跟記憶密切相關,一個人、一個電話號碼、某件事情或某個景象能留駐在我們的腦中,都是來自記憶的功能。一九五三年,蘇聯有一位病人HM因嚴重的癲癇症而動腦部手術,術後得了健忘症,不管經歷任何事,十五分鐘後就忘得一乾二淨,剛剛看了雜誌裡的一篇文章,一下子就忘了,又重頭看起,彷彿從未看過一般,因此,只要給他一本雜誌,他就可以看個好幾個月,因為每一次讀的時候都覺得那是「新」的。而醫師每天來看他時,都必須重新自我介紹,因為昨天那位醫師已經從他的記憶裡消失了。這也是一種「無住」,但顯然不是惠能所要的無住。

  前文說過,理想的無念是「念而無念」,理想的無住也應該是「住而無住」,也就是說會有記憶但卻不會停留於該記憶。記憶可分為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兩種,譬如你問到一個電話號碼,默念一遍,打過去以後,很快就忘了這個電話號碼,這種短期記憶通常不會在腦中停留太久,會自動無住。會「住」的通常是能產生某些(輕微或強烈)情緒反應、或經過一再反芻而在腦中留下印痕的經驗與景象,也就是中或長期記憶。真正會帶來困擾的多屬這種中長期記憶,惠能勸大家無住的也屬於這類記憶。對於愉快美好的經驗,很多人都希望能一直持續下去,最少能長留在腦中;而對痛苦難堪的經驗,則希望趕快消失,最少不要一直盤繞在腦中。但這兩種情況恐怕都難以如願,真正的無住是美好與不幸的經驗都要懂得放下,不要一直攀附不放,要騰出足夠的空間給下一波和未來的各種經驗。

  現代心理學也告訴我們,阻止記憶留駐的最佳方法是引進記憶干擾,特別是類似但結果卻不同的經驗,也就是事情發生後,與其呆坐角落,不斷在心裡反芻或不斷提醒自己要忘記(越想忘反而越忘不了),都不如走出去,去接受不同的新刺激,不斷製造新記憶,那麼原本揮之不去的想法就會變得越來越稀薄,被邊陲化而終至消失。這才是比較理想的方式。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