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佳里的北頭洋,走進陳設簡單的立長宮,看到神龕上豎立著手寫的「阿立祖」神位,供桌上則擺著大小、形狀不一的壺、瓶、罐、甕等。
宮門兩側有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所題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取名「立長宮」有「阿立祖源遠流長」之意。
立長宮是北頭洋西拉雅人的「公廨」,是族人共同祭祀「阿立祖」的場所,猶如漢人的寺廟。
在台南佳里的北頭洋,走進陳設簡單的立長宮,看到神龕上豎立著手寫的「阿立祖」神位,供桌上則擺著大小、形狀不一的壺、瓶、罐、甕等。
宮門兩側有鹽分地帶作家吳新榮所題對聯:「一口檳榔祭阿立祖,千壺醇酒念先住民」。取名「立長宮」有「阿立祖源遠流長」之意。
立長宮是北頭洋西拉雅人的「公廨」,是族人共同祭祀「阿立祖」的場所,猶如漢人的寺廟。
想認識西拉雅人的生活,我們來到了台南佳里的北頭洋。
「北頭」跟「北投」一樣,都是平埔族古語「巫女」之意,而「洋」則意指適合居住的地方。北頭洋是過去西拉雅人蕭壟社的生息之地。
據說清朝年間,忽然連續幾天飛沙走石,而在這裡堆出兩個山丘,一座是北頭洋山(高十八公尺),一座是蕃仔寮山(又稱飛沙崙,廿四公尺)。
因為附近都是平原,顯得特別凸出,也被認為不可思議。所以,北頭洋也有「巫女之丘」的意思。
我問鹿耳門天后宮的執事,要如何去鄭成功當年登陸台灣的所在?
然後依其指示,沿著鹿耳門溝一直往海邊走,來到出海口。
看到一座鄭成功的雕像、一間名為鎮門宮的廟宇,還有「府城天險」的碑文,心想大概就是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