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人說人可分為兩種:好人與壞人。好人是奉公守法、具有四維八德等傳統美德與價值觀的,「聖人」就是它的代表;而壞人則是違法亂紀、不仁不義、鮮廉寡恥的,「大盜」為其代表;要想讓壞人變成好人或一般人免於淪為壞人,就要加強道德倫理教育。但莊子卻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這除了表示他想打破「好人」與「壞人」僵化的差別觀外,更在反映他對儒家所倡導的仁、義、禮的基本看法:

失去了道而後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後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後才有義,失去了義而後才有禮。禮,是道的偽飾與禍亂的開端。

  莊子認為遠古人類依自然之道及天性之德過著純樸無偽的生活,但在民智漸開,先天道德日漸淡薄後,聖人開始用仁、義、禮來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結果卻越弄越糟,因為這些人為規範都可以作假,在大家競相說大話、比虛偽的情況下,整個社會和人心變得越來越虛矯造作,所以說「禮,是道的偽飾與禍亂的開端」。加強道德倫理教育反而可能淪為作奸犯科的幫兇,至少會助長「以符合倫理道德假象」去作奸犯科的情形。

  更有進者,在莊子眼中,聖人與大盜還可能是一對「黑暗中的孿生兄弟」,在〈盜跖〉篇,孔子為了感化橫行天下的大盜盜跖而親自去拜訪他,盜跖憤怒而不屑地指責孔子:

如今你修習周文王和武王的治國之道,控制天下的輿論,一心想用你的主張來教化後世,穿著寬衣博帶的儒服,說話與行動矯揉造作,用以迷惑天下的諸侯,企圖藉此追求富貴,最大的盜賊莫過於你。天下人為什麼不叫你做「盜丘」,反而稱我是「盜跖」呢?

  言下之意,孔子也是個「欺世盜名」的盜賊,而且比一般盜賊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好像美國心理學家利肯所指出的,英雄與惡棍(聖人與大盜)具有某些類似的人格特質。其實,什麼是「聖」,什麼是「盜」,往往是用「雙重標準」去衡量所造成的結果:

那些偷竊帶鉤的人遭到判刑殺害,而竊奪整個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諸侯之門方才存在仁義,這不就是盜竊了仁義和聖智嗎?  

  盜跖還向他的徒黨宣揚,強盜也具備聖人所標榜的「聖、勇、義、智、仁」(是所謂「盜亦有道」,詳見〈胠篋〉篇),到底什麼叫「聖、勇、義、智、仁」?那要看詮釋權落在誰的手中。莊子還特別指出,假藉聖人所標榜的「聖、勇、義、智、仁」做壞事的人比真正奉行它們的好人要多出許多,所以聖人的鼓吹仁義,對社會的危害遠大於好處。只要鼓吹仁義的聖人繼續存在,那麼假藉仁義做壞事的盜賊就不會消失,「絕聖棄知,大盜乃止」。

  莊子對仁義道德的看法,就好像德國思想家利希騰貝格對法律的看法:「要行事公正,不需要知道太多東西,但要理直氣壯地實行不公正,則需要認真學習法律。」雖然有點過火,但卻也不無道理。當然,我們不必完全贊同莊子的觀點,但當我們在思考道德教育跟社會人心的關係,聖人與大盜、英雄與惡棍、好人與壞人的定義及分野,特別是在被滿口仁義道德卻一肚子男盜女娼的人耍得團團轉時,莊子的這些看法還是具有「提神醒腦」的功能。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知北遊)

今子脩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辯,以教後世,縫衣淺帶,矯言偽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貴焉,盜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謂子為盜丘,而乃謂我為盜蹠?(盜跖)

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胠篋)

 

《莊子陪你走紅塵》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