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是一個不斷流變的過程。大部分的人從出生到死亡,歷經數十寒暑,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就像西方的人文心理學家弗洛姆所說:「很多人從未真正活過,甚至還沒有真正出生。」他說的「真正出生」是指自我的覺醒,也就是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而自由的個體,要在此生發揮自己的潛能,完善自己的人格。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將之付諸行動,而只是如動物般渾渾噩噩過一輩子,那就是「沒有真正活過」。用惠能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人從生到死,一直處於「迷」的狀態。

  有人說,人生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這句話就值得探討,因為除了年齡的增長、生理的成熟、閱歷的增多外,「成長」應該還包括心智與人格的成熟、生命境界的提升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後,就停滯不前,甚至還向下沉淪。真正的「成長」應該是生命的每個階段,其境界都超越前一個階段,並因為超越而使生命不斷獲得提升,這也才是惠能「成佛之路」的真諦。

  在《壇經》裡,惠能多次提到每個人的自性「本無差別」,只因為「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愚」不是愚蠢,而是小根、小智;「智」也非聰明,指的是大根、大智。每個人根智的差別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來自後天迷或悟的程度,一個人迷或悟的程度就代表了他的生命境界。在提到頓悟與漸修時,惠能說:「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意思是頓悟和漸修都是修行得道的方法,只因個人迷悟程度而產生的不同形式。惠能在和神秀派來聽法的弟子志誠討論兩派傳法修行的差異時,說:「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所謂「上乘人」和「最上乘人」,指的也是不同的生命境界。

  那惠能認為人的生命可以有幾個境界呢?最完整的說是當智常和尚問他:「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究竟是何義時,惠能的回答:「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傳統佛教的「三乘法」原是指根據眾生根智的鈍、中、利之別,而提出的讓他們渡越生死抵達涅槃彼岸的三種法門(乘代表車子);惠能又把「最上乘」拉進來,將它們作為生命的四種境界。

  照傳統的說法,「小乘」又稱為「聲聞乘」,也就是聽聞佛的聲教,以四聖諦而得悟道。惠能將它做為生命的小境界,也就是「見聞轉誦」,從自己的閱聽經驗裡學習,但也止於表面的背誦和模仿,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沉澱。

  「中乘」又稱為「緣覺乘」,也聽了佛的說法,但因自己觀照十二因緣,而覺悟因緣生滅、非生非滅的真理諦。惠能將它做為生命的中境界,也就是「悟法解義」,不再流連於表象,而去探求、了解塵世萬象背後的法則與人生的真諦。

  「大乘」又稱為「菩薩乘」,為求無上菩提,而發願度一切眾生,修六度萬行。惠能把它當作生命的大境界,也就是「依法修行」,要把自己所了解的道理付諸行動,落實到生活的每個層面。

  而生命的最高境界,亦即「最上乘」,則是在萬法具備後,生命通透,離諸法相,一切不染,清淨自在,一無所得,卻又得到所有。

  這四個生命境界,一個比另一個提升,每個境界都是前個境界的超越。它讓人想起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他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還有西方人文心理學家馬斯洛的「生命需求的七個層次」,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為了滿足需求,需求從最低到最高依序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美感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自我超越需求。

  這種人為的劃分還有很多種,基本上沒有什麼對錯優劣,主要看提出者他所關注的人生面相而定,但有一個共通的地方是他們都認為生命因不斷地超越而使境界獲得提升。惠能所認為生命的最高境界——清淨自在、不染諸境、一無所得而又無所不得,其實也就是他一再開示的「明心見性」的真境地。

  照理說,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機會達到最高的境界,都能超越現在的你,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覺醒,而且將它付諸行動。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