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黃蜂的飛行》是俄國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名曲,以小提琴來呈現大黃蜂振翅飛行的景象,相當生動。在自然界,大黃蜂的飛行可說是一種非常奇妙的現象,因為所有會飛的動物都是體態輕盈、翅膀寬大;但大黃蜂的身軀十分笨重、而翅膀又出奇的短小,就生物學而言,大黃蜂是不可能飛得起來的;而大黃蜂身體與翅膀的比例設計,從物理學的流體力學來看,同樣是沒有飛行的可能。

  但大黃蜂不僅會飛,而且還飛得很好。為什麼呢?當科學家無法提出令人滿意的答案時,哲學家說話了。哲學家說:「因為大黃蜂不懂生物學和物理學,不知道牠們『不可能』飛,所以牠們『能』飛。」人生並非你想做甚麼就能做什麼,固然有很多事是我們(最少在目前)「不可能」做到的,最好不要再對它們癡心妄想;但也有很多「不可能」只是根據常識、經驗、科學理論、專家觀點所做的判斷。生命的一個有趣弔詭是:這種「不可能」的資訊知道得越多,在心裡就會產生越大的障礙,而你就真的越「不可能」做到。

  有一則報導說,某年冬天,在阿爾卑斯山山腳下,有兩名男童在結冰的湖上遊戲,一位不小心踏破薄冰,掉進湖裡,卡在一個凹洞中。他拼命想擊碎冰塊爬上來,卻辦不到;他的同伴想拉他上來,也毫無作用。在千鈞一髮之際,同伴看到岸邊有一根樹枝,於是連忙跑去拿過來,不斷敲打冰塊,最後總算敲開一個大洞,將陷在冰下的同伴拉出來。

  當大人們陸續趕來後,看著湖上的冰層、那根小小的樹枝、還有兩個瘦弱的男孩,大家一臉迷惑,議論紛紛:「這怎麼可能?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一個老人忍不住說:「讓我告訴你們吧!他們辦得到是因為當時沒有你們這些人在旁邊一再潑冷水,插嘴說『這怎麼可能?』」

  有人說想要「能」,就要擦掉「不能」中的「不」字。但與其擦掉「不」,不如什麼都「不知道」。只要你還算正常,不會離譜到想當神仙,那不管你想做什麼,就全心全意去做,根本不必去想可能不可能。要想自由無礙地發揮潛能,你就要像大黃蜂,需要某種無知──對「不可能」的無知。

《少年夢工場》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