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問:「你覺得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大多數人腦中浮現的應該是在孔廟裡看過的孔子塑像、或是書本裡見過的孔子畫像;很少人會從《論語》裡去找線索,因為除了「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此一神態的描述外,我們找不到相關、特別是跟孔子形貌相關的蛛絲馬跡。但即使根據這些文字或更多的文字,我們所能產生的孔子形象也相當模糊,遠不如塑像或畫像來得具體。所以,說孔廟或書冊裡的孔子塑像與畫像為我們塑造了孔子的形象,一點也不為過。但它們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是什麼訊息呢?想給我們的是什麼樣的一個孔子呢?它們又會如何影響我們對孔子、乃至《論語》的看法呢?

慈城孔廟的兩尊孔子像

  二○○九年十月,我和妻子與友人到寧波慈城一遊。慈城是舊慈谿縣縣城,文風鼎盛,從唐代到清代共出了五一九位進士,可謂人才濟濟。慈城的孔廟布局完整、氣勢恢弘,大成殿的「神龕」裡端坐著一尊華麗貴氣、莊嚴神聖,做「天子」打扮的孔子塑像(後來我在曲阜孔廟又看到同樣規格與造型的大成殿和孔子像,顯然就是它的藍本)。雖然神聖貴氣,但如此這般將孔子「帝王化」、「神明化」,反而讓人覺得距離遙遠、不可親近。

  來到旁邊的明倫堂,發現堂前院中又立著一尊孔子塑像(銅)。我立刻被它具有現代風格的造型所吸引,因為這位「孔子」做「士人」打扮,臉部的表情非常豐富,似笑非笑、欲言又止,眼角唇邊有著一分疲倦、兩分滄桑、三分無奈;但在疲倦中又有著「樂而忘憂」的自得,在滄桑裡隱藏「吾豈匏瓜也哉」的幽默,在無奈中看到「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堅持。更重要的是他不是被供奉在神龕裡,而是站在陽光中,和我們站在一起。看起來就像市井裡的一個智慧老人,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上前握握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膀、摸摸他的鬍子。

  這是我看過最活潑、也讓我感覺最親切的孔子塑像,它是著名雕塑家、曾任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的作品。二○一三年,我到英國劍橋大學探望女兒時,又在克萊兒學院(當年陳之藩初到劍橋時,最先落腳於此學院)看到同樣的一尊塑像,「他」就站在一條安靜的綠色小徑旁,顯得有點孤獨,但依然是那樣的欲言又止、似笑非笑、怡然自得。

將孔子神聖化是在違背他的教誨

  我們先說被供奉在神龕裡,做「天子」打扮的孔子塑像。在春秋戰國時代,孔子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但到了西漢武帝時,董仲舒藉著國家力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隨後在歷代帝王的撐腰下,將孔子一步步神聖化,加封他為「文宣王」、「至聖文宣王」等,成了讓帝王將相都不得不低頭的中國「素王」。慈城和曲阜孔廟大成殿裡的孔子塑像,可以說就是此一神聖化過程的極致產品。

  當然,在各地孔廟大成殿裡的孔子,還有另一種造型,那就是以唐代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圖》為藍本的「大成至聖先師」立像。像中孔子寬衣博帶、腰配長劍、雙手作揖、神態謙恭;比做帝王打扮的孔子要來得和藹,但還是讓人覺得高高在上,神聖難以親近。

  這種將孔子神聖化,將他捧為「素王」或「聖人」的做法,孔子地下若有知,可能會覺得惶恐、甚至產生反感。因為他明明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述而)除非我們認為孔子的這番自白是佯裝謙虛、言不由衷的假話;否則,將他捧為「聖人」,並供俸在神龕裡讓人膜拜,就是在違背他的教誨。

「孔聖人」怎麼可能歧視女性?

  將孔子神聖化的不只是他的塑像,還擴及他的人生與言行。因為「聖人」是至高無上、十全十美的,所以孔子的人生與言行也都是超越古今、無可挑剔的。我這裡只先舉《論語》裡的兩段話為例,看後人如何「為聖人諱」: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陽貨)這段話正常的解讀是孔子認為只有女子和小人難以教養(或侍候);親近他們,他們就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就會抱怨。但因為這樣的解讀會讓人覺得孔子不只有「男尊女卑」的觀念,而且還歧視女性!「聖人」怎麼會歧視女性呢?因此一些碩儒就開始對文中的「女人」另作解釋,有的說指的是「婢妾」,有的說其實是「豎子」或「汝子」,總之就是想告訴大家,像孔子這樣的「聖人」,即使在古代,也不可能歧視女人的。

  但真是這樣嗎?周武王說他有十大賢臣幫他治國,孔子對此的評論是「有婦人焉,九人而已。」(泰伯)因為其中有一位是女性,所以就被孔子剔除,只承認周武王有九大賢臣。如果這不是歧視女性,那什麼才是歧視女性?其實,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幾乎每個人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孔子不尊重女人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說他沒有絲毫歧視女性的念頭,反而是在將他視為「妖怪」。

聖人當老師,怎麼會收學費?

  另一個是孔子當老師收學費的問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述而)這是孔子的自述,歷來的解釋是「束脩」為一束肉乾,代表學費,也是學生對老師禮敬的一種象徵(其實只是一份薄禮)。所以整句的意思是:孔子說只要有人拿著一束肉乾或差不多的東西,來對我行師生之禮,我就一定會教導他。但有人卻認為這違背了「聖人」的風格,「聖人」是如此的崇高完美,即使當老師,怎麼可以向學生「收學費」(即使只是肉乾或等價的東西)呢?所以有人對「束脩」另作解釋,說是「束髮修飾」(當時年滿十五歲的禮儀);整句的意思就成了只要年滿十五歲,束髮修飾之後前來,孔子就一定會教導他。

  經此一解釋,總算又恢復了孔子「聖人」的清高形象。至於以授課為主要工作的孔子,他不收學費,教材從何而來?又要如何養家活口?似乎都成了「虛幻不實」的問題。也許,孔子真的是對束髮修飾後的十五歲男子都來者不拒,有教無類;但問題是如果有十二歲、九歲、七歲就有志向學的人來拜他為師,孔子又要如何回應呢?要等到十五歲束髮修飾之後才願意教他嗎?這與中國自古以來的教育形式完全背道而馳,怎麼會是「聖人」的做法呢?更重要的是,老師教書收學費原本就天經地義,想替孔子抹粉反而成了虛偽之舉。

是在美化孔子?還是醜化孔子?

  另一種神聖化則是反其道而行。《史記.孔子世家》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意思是出生時頭頂中間凹下(如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前文又說「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由此推想,孔子長得似乎非常高大魁梧。《列子》則記載:「孔子勁,能招(扛舉)國門之關。」也就是說孔子能獨力舉起閂城門的大木桿,似乎是個難得一見的大力士。

  《荀子》一書又說:「仲尼之狀,面如蒙倛。」意思是他的容貌像驅鬼避邪的「蒙倛」般猙獰恐怖。曲阜民間更傳說,孔子的容貌有「七露」:「眼露白,耳露輪,口露齒,鼻露孔。」七竅豁露,顯然不甚美觀,所以又稱「七陋」。到了宋朝的《路史》,更說孔子有四十九表(表徵):「反首,張面,大角,日准,河目,海口,龍顙,牛唇,白顏,均頤,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駢脅……。」孔子簡直成了空前絕後的「異形」。

  但這不是在詆毀孔子。因為中國自古就有偉人的形體必有「異於常人之處」的觀念,譬如說「黃帝龍顏,堯眉八彩,舜目重瞳,皋陶鳥喙,禹耳三漏,文王四乳,周公背僂。」等等,孔子既然是千古以來最偉大的「聖人」,他的形體當然也就有甚多異樣之處。歷來有一些根據這些描述繪製的孔子畫像,譬如相傳為東晉顧愷之所畫的〈孔子為魯司寇像〉、南宋馬遠的絹本〈孔子像〉、明朝(佚名)的〈孔子燕居像〉等,都讓第一次看到的人覺得「難以接受」,因為跟他們「想像中的孔子」很不一樣。

歷代孔子像「不符合眾人的期待」?

  孔廟看多了就會發現,在大成殿裡,除了有形象不一的孔子塑像或畫像外,還有不少是在神龕處只擺著「大成至聖先師」牌位的。這是明朝才出現的一種形式,據說跟明太祖朱元璋有關:朱元璋對孔子、《論語》和儒家的態度相當曖昧,他在看了一些孔廟大成殿裡的孔子塑像和畫像後,不甚滿意,說它們「不符合眾人的期待」,因此那些具像化的塑像、畫像就逐漸被抽象的「大成至聖先師」的牌位所取代。

  但「眾人的期待」又是什麼?其實很難說清楚。我想在讀了《論語》後,每個人的心目中應該都有一個「理想的孔子」,只是大家都沒有認真去想像,為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塑像,而當看到孔廟或其他地方、書本、畫冊裡的孔子像時,又覺得有些杆格,認為他們「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在模糊的失望之餘,又影響了我們對孔子和《論語》的觀感。

請讓孔子更接近每個人

  每個時代、每個人對孔子都有不同的期待。我說在慈城孔廟明倫堂前和劍橋大學克萊兒學院小徑旁的孔子塑像讓我覺得親切,純粹是我個人的感覺。吳為山所創作的孔子塑像並非只此一尊,還有其他型態的,但我就是喜歡這一尊,因為它比較符合我的「期待」,或者說比較接近我心目中的「孔子」:應該是一個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挫折、有品德有欲望、能屈能伸、可喜可怒、會堅持會倦怠,能讓現代人感到真實、可信,比大家都要優秀一些、值得學習的古代教育家和正向哲學家。

  沒有一個像樣的教育家或哲學家,會願意被供奉在廟宇的神龕內,如神般受膜拜。將孔子神聖化,不只違反孔子的意願,而且更是在將他推離普羅大眾,我想這也是很多人會說:「《論語》雖然很好,但是……」的最主要原因。因為神龕上的那個「孔子」不僅離自己非常遙遠,而且「神聖」得讓人覺得實在「很假」。

  但時代變了,除了吳為山所塑造的孔子像外,其他像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傳》、大型史詩舞臺劇《少年孔子》等等,也都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賦予孔子更多的血肉,也反映了某些人對孔子新的「期待」。它們也許無法為我們呈現更真實的孔子,但卻都讓孔子變得更可親,也更接近我們。我想,這是一個好的新開始。

《論語不一樣》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