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道德經第41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等資質的人聽見了「道」,就努力地去實踐;中等資質的人聽見了「道」,半信半疑;下等資質的人聽見了「道」,哈哈大笑。若不被這種人嘲笑,就不足以稱為「道」。

  所以古代立言的人說過這樣的話:光明的「道」,好像黑暗;前進的「道」,好像後退;平坦的「道」,好像崎嶇。高尚的「德」,好像低下的山谷;廣大的「德」,好像不足;剛健的「德」,好像怠惰;質樸純真,好像混濁未開。

  最潔白的東西,好像含有污垢;最大的方正,沒有稜角;最偉大的器皿,最後才造成;最大的聲音。幾乎沒有聲響;最大的形象,看不到形體;「道」也幽隱而沒有名稱。只有「道」善於輔助萬物,並使它們一一完成。

 

【弈後語】

  「道」雖然美好,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更非每個人都願意奉行。因為每個人的資質、閱歷、品味不同,越深奧、越有意義的東西就越少人能理解與欣賞,但這又跟「曲高和寡」不太一樣,平庸者不只無法理解「道」,還會自以為是,對「道」大加嘲笑。

  譬如多數人都喜歡潔白而討厭污垢,這原也是人之常情,把房間或自己的身體清理得乾乾淨淨,甚至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標。但老子卻說「大白若辱」――最潔白的東西好像含有污垢,一般人不僅無法理解,可能還會冷笑:「這是什麼話?」其實,一個真正懂得「潔白之道」的人,他看重的是內在、本質的乾淨,而非外在、表象的潔白,萬物與人原本就有一些污垢(更何況潔白與污垢的定義是相對的),當他達到一個境界後,他就會無所隱瞞、遮掩、修飾,而自然露出原本就有的一些汙垢,讓一般人看了覺得好像「很髒」,但其實是「潔白」的最高境界。

  這也正是老子所說的「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還有「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真正原因。一般人的認識水平都只停留在膚淺的表象,而真正的「道」與「德」不只不存在於表象,它們的本質甚至還與表象相反。為什麼會這樣呢?除了前面所說的「反者道之動」――「道」與「德」總是朝相反的方向在運動或朝對立面在轉化外,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得道」或「有德」之士,光看外表,也許會給人不好的印象,讓人覺得有點黑暗、不足、笨拙、倒退,但那是因為他們無所遮掩、不再修飾,已經達到光明、飽滿、純真、進步的更高境界,根本不在乎外人的評價或誤解。

  當然,外在的汙垢並不一定表示內心「大白」,沒有稜角亦非就是「大方」,年紀一把還一事無成也不見得就是「大器」,但老子這種由反向辯證法而來的道理卻也提醒我們,對人對事都不可光從表象就妄下論斷,因為他們可能跟我們看到的完全相反,美麗的表象固然可能是偽裝,醜陋的表象也有可能是誤解,只有資質和見識淺薄的人才會被表象所迷惑。另外,我們立身行事也必須要有一套自己相信且能持守的「道」,只要自己認為它是對的、好的,又何必在意別人了解不了解?是要對我們鼓掌或嘲笑?

 

摘錄自《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一書)

《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