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自我覺醒之後,我們要如何讓自己的人格和生命達到更圓滿的境界?最直接、最恆常、最可依賴的方法是「靠自己」。惠能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五祖弘忍決定以惠能為接班人,徹夜為他講解《金剛經》,並傳他衣缽後,語重心長地對惠能說,自達摩祖師東來,禪宗雖然以傳衣(袈裟)為憑據,但「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也就是佛法真諦要靠自己去領悟、理解。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靠個人」,師父和經書只是引導你走上自我覺醒之路的媒介,接下來的人生功課都要靠自己去體悟、修練和實踐。

  而當受法傳衣完畢,弘忍在三更半夜帶惠能到九江的渡船頭,親自搖櫓要送他過江時,惠能說:「請和尚坐,弟子合搖艣。」弘忍說:「合是吾渡汝。」惠能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這還是在用譬喻的方式強調,在自我覺醒之後,不管是「渡」或「度」,都要靠自己。

  除了自悟、自解、自度外,《壇經》還提到自見、自淨、自戒、自修等等。為什麼要如此強調靠自己呢?我想這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禪宗標榜「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既然不靠語言文字,那就要像傳說的靈山會上,釋迦拈花,迦葉微笑般,一切盡在不言中,只能靠自己去領會。

  一是因為自性本自具足,能生萬法。惠能說:「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諸佛和經書裡的微言要旨其實都含藏在我們的自性裡,只要個人認真自我探索,也能自行發現與諸佛和經書相契合的道理。

  一是像惠能在初見五祖弘忍時所說:「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惠能所說的「智慧」,應該是前面所說的「般若之智」,一個敏銳的人只要心無旁鶩地去傾聽、去感覺,就可以捕捉到來自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大智慧」。

  因為惠能不識字,與弘忍相處的時間又只有短短幾個月,後世有人因此認為惠能是個「生而知之」者,我想這種說法有欠妥當。有人曾恭維孔子是個「生而知之者」,孔子立刻加以否認,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一個人不可能「生而知之」,惠能之所以能改革佛教,並進而成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他的「知」主要來自他善用自己「生而有之」的一些根苗,加上弘忍的開示與先後聽經的心得,自己花時間認真去思考、推敲、融會貫通,並在身體力行中自悟、自解、自驗出來的。

  對向來不喜歡自己花時間去獨立思考、理解、驗證、實踐的國人來說,惠能強調的自悟自解特別具有啟發性,也是大家特別需要的方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自悟、自解、自見、自修、自度、自驗、自踐,也比莊子的「無待」——不期待、不依賴他人與外物來達到人生圓滿境界的態度要來得積極進取,它更讓人想起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競選時所說的:「如果我們等待他人或下一次,那就不會帶來改變。我們正是我們正在等待的人,我們就是我們在尋找的改變。」

  想要改變自己的人生,想要讓人格與生命臻於理想境界,不要等待、期望有什麼佛祖、菩薩、先知、聖人、大師、秘笈能告訴你方法,給你依靠;你最大的依靠就是你自己,要靠自悟、自解、自驗、自踐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這才是你必須要有的認知,而且要馬上起身,朝這個方向去做。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