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叫《三面夏娃》,描述美國南方一名女子因心理困擾而去看精神科醫師,結果發現(經過催眠)她是個多重人格患者,除了大家平常所認識的那個「家庭主婦」外,還有另外兩個「我」:一個獨立世故的淑女和一個狂野放蕩的浪女;她的困擾就來自這三個「我」的衝突。
一般人雖然不至於這麼嚴重,但多少也都能感覺到自己好像有好幾個「我」。事實上,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就說人有三個「我」:依快樂原則來行事的「原我」、依現實原則來行事的「自我」和依道德原則來行事的「超我」。心理學家海金斯也認為人有三個「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現實我」、在各種社會規範要求下的「應該我」與你心目中所夢想的「理想我」。哈特則說人有「身體我」、「行為我」、「心理我」、「社會我」四個不同的「我」。
現在大家都主張,一個人要「做自己」。但恐怕要先問想做的是哪個「自己」?哪個「我」?專家在前面所說幾個不同的「我」,表示你在這個塵世有很多不同的角色和需求,它們經常處於衝突狀態,如果彼此之間能有一種均衡、和諧的關係,譬如「原我」、「自我」、「超我」都能獲得適當的滿足;而「現實我」、「應該我」與「理想我」也都非常接近,那就會讓人有快樂、充實、幸福、圓滿的感覺,而且你也會有比較高的自我評價或自尊。
反之,如果有些「我」過度膨脹,有些「我」太萎縮,彼此之間不成比例,譬如「現實我」和「應該我」的差距很大,那就會讓你感到罪惡、羞恥;而「理想我」和「現實我」的落差若很大,則會讓你感到失望、挫折,自尊也因而受損,嚴重的還會造成精神疾病。
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最少有三或四個「你」等著你去認識,他們各不相同、也各有需求。想好好「做自己」,就應該像一個慈祥的母親對待自己所有的孩子般,了解並接納你的每個「我」,給予他們應有的照顧和適度的教養,讓他們不要有太大的差距,讓每個「我」都能有合宜的表現,而且彼此和睦相處,這樣你才能有一個快樂、充實、幸福、圓滿的人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