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到三十多年來,到各醫學院對醫學生經常講的一個題目,醫學生比理工生更需要具備人文素養與宗教情懷。
近期活動紀錄
講題【醫學與人文的對話】
長庚大學醫學系(2013/11/19)
講題【醫文˙邂逅】
陽明大學醫學院(2010/7/24)
講題【醫學‧人文與宗教】
中國醫藥大學醫王社(2012/9/19)
【醫學‧人文與宗教】演講大綱
前言:一個「婦科」,各自表述
醫學生Vs歷史研究生 傅科?婦科?
幾個文學院學生讀過病理學? 醫學生應該有較高的自我期許
醫學的專業缺憾
「學醫的人容易蔽於一枝」(魏火曜)
例:Human Sexual Response 一書的爭議
醫學需要人文滋養
理工:處理的是冷冰冰的物 醫學: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
醫學須以人為依歸,醫學生特別需要人文的薰陶。
接受人文薰陶的簡便途徑:閱讀
一、一般性的:小說、散文、詩、美術、戲劇、哲學
開拓眼界、豐富心靈、陶冶性情、增進對複雜人性的瞭解
例1:卡繆小說《瘟疫》的啟示:
例2:畢卡索的不朽傑作想告訴我們什麼?
二、傳記文學:特別是醫學前輩大師的傳記、自傳
激發理想、追隨典範,最好的醫學倫理教材 將重心從知識轉移到人的身上
例1:帕金森氏病與帕金森醫師(J.Parkinson)
例2:史懷哲醫師的世界(自傳與傳記多種)
例3:林天祐醫師的《象牙之塔夢迴錄》
三、歷史(特別是醫學史)
讓我們謙卑,培養宏觀的視野,以深遠的歷史觀看問題
醫學史裡血跡斑斑:一再因錯誤而付出太多人命的代價。
例1:吸菸與健康關係
例2:產褥熱羞愧史
醫學需要宗教情懷
一個老教授的感慨:
融合醫學與宗教的「醫療傳道」
耶穌會 長老教會 五斗米教 白蓮教 法輪功
史懷哲 馬偕 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彰基) 證嚴法師Vs德蕾莎修女
馬偕醫院 慈濟醫院 耕莘醫院 媽祖醫院 恩主公醫院
宗教提供圓融的生死觀
減少恐懼 更安祥、雍容地去面對、接納死亡
臨終關懷、助念 安寧與莊嚴地離世
我‧同學與宗教信仰
我最欽佩的三位同學 蔡茂堂 王榮德 翁瑞亨
《活用禪:豁然開朗的人生整理術》
當醫學與宗教發生衝突時
醫學的歸醫學 宗教的歸宗教
明智的拿捏 圓滿的醫學 和諧的人生
結語
祝福大家接受人文薰陶,培養宗教情操,
能有所熱中、有所相信,成為既宏觀又慈悲的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