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人時也能讓自己得利,這種助人行為才會持久。
台灣到處有「功德會」,出錢出力做善事。不只會員眾多,而且成果輝煌,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和族群裡,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但為什麼叫做「功德會」呢?意思是你幫助別人就是在為自己積功德,神明會在你的「功德簿」記上一筆;你幫助人的次數越多,道德積分越高,將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在意是否真的能獲得福報,但這種個人利益色彩似乎讓高貴的助人行為沾上一些雜質。
其實,助人的種類很多,原因也很多,「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是一種無私的人道關懷,而「讓自己快樂」(助人為快樂之本)則同樣含有「個人利益」色彩。大部分的助人行為通常不只一個原因,心理學家史耐德對剛剛志願擔任協助愛滋病患的義工們做過一個問卷調查,問他們為什麼想要幫助愛滋病患(原因可多選)?結果發現,最常見的原因是來自人道主義的價值觀(約88%),其次是對少數社群(同性戀)的關懷和一體感(約52%),然後是想獲得如何應對愛滋病的知識(約36%),再其次是想促進個人的成長(挑戰自我和考驗自己的技能,約32%),最後是想經由助人而提升自尊(約15%)。
前兩個原因是以增進他人的福祉為目的,屬於無私的「利他主義」,而後面三個原因就有比較濃厚的「個人利益」色彩。前兩個原因佔了多數比例,似乎表示這些義工是懷著比較「高尚」的心態去幫助愛滋病人的。但經過一年後,史耐德再來追蹤這些愛滋病義工,發現依然活躍於義工工作者,多數是想要提升自尊和促進個人成長(也就是基於個人利益)而來的,至於當初高舉人道主義價值和弱勢關懷的人,很多都已退出了義工行列,不知去向。
這不是在嘲弄人道主義或弱勢關懷,而是我們必須了解,與其奢求一個普通人要永遠保持高亢的人道主義精神,不如在他助人的時候,也提供他個人成長和增進個人福祉的機會,如此「己利利人」,助人行為才能持久。「功德會」的「庸俗功能」顯然就在這裡。而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冒著生命危險幫助猶太人的辛德勒,人道主義的精神固然讓人敬佩,但我們不要忘了,他收容猶太人不是免費供吃供住,而是在他的搪瓷工廠當工人,而且工資低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