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最特殊的地方不是文字,而是圖像,也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它們很可能人類文明中最早出現的一套用來表示宇宙萬象的符號系統。

 

  前文說過,這套符號系統很可能是來自華夏諸民族在漫長時間裡經由各自發想、互相影響、慢慢累積發展而成的。但是如何「發展」?《繫辭上傳》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它們是由簡而繁、逐漸發展而成的:

 

  《易經》符號系統的基本單位稱為爻,爻有兩種:陽爻(9)與陰爻(0)。「太極生兩儀」是說從宇宙初始狀態(太極)中生出兩種彼此對立、相反又相成的力量(陰與陽),然後「兩儀生四象」:產生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然後「四象生八卦」:再產生乾(1)、坤(8)、震(4)、巽(5)、坎(6)、離(3)、艮(7)、兌(2)八卦,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或構成宇宙的八種成分。

 

圖一.jpg

   

  古人嘗試根據這個原則,將宇宙萬物與塵世萬象也都作類似的分類,納入這個符號系統中,然後像《繫辭上傳》所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從「剛柔相摩,八卦相盪」中去推演、預測事態的演變與未來的吉凶。

 

  隨著人類認知能力的發展與文明的進步,要理解的事物越來越多,於是又進一步將八卦兩兩相疊而產生了六十四卦。這樣的發展軌跡看起來相當合理,所以過去普遍被接受,但晚近的考古學發現,告訴我們的卻不是這一回事。根據學者張政烺等人的研究,六十四卦的發展很可能並非「由簡而繁」,而是「由繁而簡」,而且是從「數字卦」演變而來:

 

  自考古學興起後,專家陸續在出土的獸骨、陶器、青銅器等(從新石器時代到漢朝)古物上頭發現一些不知何意的「奇字」,幾經摸索查考,才曉得它們是古人在卜筮後留下的筮數紀錄:在一到九的數字中,因二、三、四都以橫畫表示,直書時不易辨識,所以遇到三就用一來記錄,遇到二、四就用六記錄,因此一與六出現的次數特別多。筮數六個、四個或三個一組,但以六個一組最多也最早見(統稱為「數字卦」)。後來有人(可能是商朝的巫咸)作了改革,將它們簡化、歸納成奇偶兩大類,奇數以「—」、偶數以「」來記錄(乃六的古字),而它們的組合就是出土文物上所見的「奇字」(有些則以╨來表示)。

 

  專家大都認為,六十四卦裡的陽爻與陰爻就是由上述的奇數與偶數符號演變而來(陽爻為一,陰爻為八或六下面的那個拉開拉平而成),譬如「張家坡卜骨」裡的六八一一五一數字卦(見圖三,×為五,∧為六),就是《易經》裡的大壯卦(圖四)。

圖三 681151.png圖四 大壯卦.png

 

  而「周原卜甲第八五號」上的七六六七一八數字卦(圖五,+為七),就是《易經》裡的蠱卦(圖六)。

圖五 766718.png圖六 蠱卦.jpg

 

 

  如果此說正確,那麼《易經》裡的符號卦應該是從更早的數字卦演變而來,而且從六字卦多於且早於三字卦的演變史來看,很可能是先有六十四卦(六畫卦),然後化繁為簡,從中理出八卦(三畫卦),然後再理出四象、兩儀與太極的,也就是「八卦歸四象,四象生兩儀,兩儀歸太極」,果真如此,這的確是一個大「翻轉」!

 

  其實,人類文明的進展在很多方面也都是「由繁而簡」,漢字的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且,我們是從複雜的漢字裡歸納出「永字八法」,而不是先訂出簡單的「永字八法」,然後才發展出複雜的漢字的。而科學家先認識物質,然後才知道元素、分子、原子、粒子……,這也是一種「化繁為簡」的過程。「化繁為簡」才是了解宇宙至道的合理方式。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