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父母是和我們關係最密切、也是我們感情投注最多的對象之一,如果你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美滿,那你的人生必然會隨之美滿許多。當然,我們不是為了想讓自己的人生美滿,才去經營親子關係的,而是前面已經說過,親子感情本乎天性,是「仁」之所由來,也是我們表現「仁」的最原始對象。我們每個人對父母都有一份自然的愛,都想對他們好一點,也希望他們都能快快樂樂地過活。

為何要用「禮」來規範「孝」?

  這種子女對父母的親情,在中國文化裡被稱為「孝」。但中國文化裡的「孝」,除了親情的自然表達外,更有行為規範的含意。當孟懿子問孝時,孔子回答說:「無違。」但這個「無違」很容易被理解成「不要違逆父母」,所以後來孔子又對樊遲解釋說「無違」其實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也就是在父母生前與死後,對待他們都不要違背禮的規範。

  把自然流露的親情變成不能違背的禮節,似乎是多此一舉的矯飾,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禮」的主要功能是要讓我們的情緒獲得適當的抒發,以「禮」來讓我們對父母的親情得到更全方位而優雅的表達,正可以看出孔子對「孝」的重視。那要如何以「禮」來表達「孝」呢?《孝經》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在對父母生活起居、奉養、生病、喪葬、祭祀等方面都有要求的重點,用意就是在適當地表達我們對父母「敬、樂、憂、哀、嚴」等感情。

「孝」的消極意義

  子女對父母的感情的確相當豐富而複雜。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當父母年紀大了以後,我們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高興,但另一方面卻又憂慮他們的衰老,這不禁讓人想起丹麥哲學家齊克果所說的:「真愛的背後必然隱含著憂慮」,我們對父母的看法與所做的一切,有些是來自愛,有些是來自憂慮,但更多是兩者兼而有之。

  與其在父母死後才藉「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來表達自己的哀傷,不如在生前「事之以禮」讓他們高興、自己也高興。但要如何讓父母高興呢?光靠為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滿足顯然不夠,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愜意。這可分為兩分面,消極意義來說,就是不要讓父母為我們擔憂,譬如當好勇鬥狠的孟武伯問孝時,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不要讓父母為你的毛病擔憂)」(為政),就是這個意思。

  《孝經》裡所說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多少也在表達同樣的意思。而「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兒女出遠門總是會讓父母擔心,所以也要儘量避免。當然,現在出遠門已經比古代安全、方便許多,跟父母也可以隨時保持聯絡,但為了不讓父母操心,還是應該經常向父母報平安。

「孝」的積極表現

  「孝」的積極意義則是要讓父母打從心裡高興。當子夏問孝時,孔子回答:「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就是這個意思,光是在父母有事的時候,替他們分憂解答;或是請他們到餐廳吃美食,這樣還不能算「孝」;重要的是你在做這些事時都要和顏悅色,滿心歡喜,表示你是真心誠意。因為你真心、你歡喜,父母看在眼裡,才會放心、跟著歡喜。

  當然,要讓父母高興有很多方法,譬如你除了是個好兒子外,還是個好丈夫、好父親、好同事、好主管、好國民,在家裡、在外面都得到大家的肯定與欣賞,父母自然會感到滿意與歡喜。而《孝經》裡所說的:「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如果能有不凡的表現,像孔子一樣揚名後世,那更是「孝」的最高境界。

「敬」父母就是要尊重父母

  除了讓父母高興,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敬意,也就是孔子說的:「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即使讓父母錦衣玉食,但如果缺乏「敬」,那麼侍奉父母就跟飼養犬馬沒有什麼差別。這個「敬」通常被解釋成恭敬,甚至對父母要畢恭畢敬、言聽命從。但這種解釋太過狹隘,也違背了孔子的觀點。

  「敬」除了恭敬外,更有「尊重」的意思。我們說「敬業」,指的就是「尊重你的工作」,而非「恭敬你的工作」。所以,「敬」父母就是要「尊重」父母,但要「尊重」父母的什麼呢?簡單講就是要尊重他們的觀點、興趣、習慣等。

  現在有不少子女在發達後,為了表示對父母的孝心,而帶父親去聽西洋歌劇,讓母親去學插花,因為他認為聽西洋歌劇和學插花是「高雅」的活動;但父母卻一點也不快樂,因為他父親真正喜歡的是看布袋戲,而母親真正愛的是在陽台上種菜。讓父母聽歌劇與學插花,名為「孝順」,其實是「自私」,也就是要父母順從自己的意思去做,一點也不尊重他們的意願。真正的孝順是要讓父母做他們喜歡做的事,也就是讓他們「做自己」。

當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時

  但如果父母的觀點、興趣、習慣違反公序良俗,那該怎麼辦呢?我們還是要照樣尊重他們、隨其所欲嗎?孔子並不鼓吹「愚孝」,更沒有霸道到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他主張此時要「事父母幾諫」(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但「見志不從」(父母不聽),還是要「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有人說這個「又敬不違」就是「愚孝」,其實這也不能一概而論。

  譬如父母抽菸抽得很兇時,你當然要提醒他們抽菸有害健康,勸他們不要再抽菸。但如果父母不聽,照抽不誤,那怎麼辦?難道要將他們趕出家門或從此不理他們嗎?「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是說你要尊重父母的看法,不要逼他們接受你的觀點,更不要心存怨懟,這也是不得已之事。

  但如果父母的嗜好或行為明顯不義,甚至要你遵從他的命令,《論語》裡面雖然沒說該如何處理,但《孝經》卻明確地說:「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也就是說,這時候你若不聞不問或睜隻眼閉隻眼,那就是「不孝」了。當然,如果發生前面所說「父親偷羊」或「瞽瞍殺人」之事,那要怎麼辦,就考驗你個人的道德抉擇了。

要成為「今之孝子」需要學習

  中國人是非常重視孝道的民族,向來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而孔子更認為「孝」是「仁」的根本。也許是因為太過強調,以致於在漫長的歷史中,產生一些令人反感的變質。但如果我們回到源頭,卻也不難發現孔子對「孝」的看法其實是蠻開明的,他強調的「敬」——尊重父母、讓父母做自己,更是相當符合現代的觀點。

  我們對父母的感情本乎天性,但要如何讓它成為大家可以接受的「孝」,則需要學習。理想的親子關係是建立在「父父子子」上的――父母要像個父母,子女要像個子女,也許你無法要求你的父母或子女,但最少你可以要求自己,做父母時能是個好父母,做子女時能是個好子女。

《論語不一樣》博客來網路書店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