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有一個,人人也都具有同樣的自性,但為什麼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特別是所產生的感受和認知卻不一樣呢?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在觀照世界時,用了不同的心。

  惠能在得法後,為了避難而躲在獵人堆裡生活了十多年。在告別獵人,來到廣州法性寺時,正值黃昏,晚風息息,吹動寺裡的剎幡。一個和尚說是「風動」,另一個和尚說是「幡動」,兩人為此爭論不休,惠能於是上前說:「不是幡動,不是風動,仁者心動(是你們的心在動)。」

  什麼叫做「心」?它意指由個人的意識、知覺、情感、思想等構成的內在世界,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人人都知道它確實存在,而且還是我們生命活動的主人。所謂「萬象唯心現」,當風吹幡動時,不管說那是幡動或風動,都是先有眼睛的視覺,然後再對這個視覺作出的解釋。前者屬於自性,而後者則來自心。

  惠能在談到性(自性)與心、身的關係時,說:「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在這個比喻裡,人的身體好比一座城,接收外在訊息的感官(六根)如同城門;心是城內的一塊地,而(自)性則是統治這座城的國王(他還統治無數的城)。一般人只模糊知道有國王的存在,但根本見不到他;國王賦予每座城內的地(心)生產的作用和權力,而地則用從城門送進來的種子下種,但因每塊地的土壤性質不一,耕耘和施肥方法有別,結果長出來的東西也就不一樣。

  這有點類似五祖弘忍所說的「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而這整個過程就叫做「動心起念」。用現代心理學或腦科學的說法,就是「知覺的形成」:一個人在接收外在刺激後,根據他的生理和心理特質、知見與習性,對外在刺激加以撿選、思慮與解讀,然後形成感受和認知,這也是「心」的主要功能。此時所用的「心」,通常被稱為「識心」,它雖然是來自自性的個別作用,但因沾染了很多個人的色彩,所以跟自性會有著不同的差距,我們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指的就是這種識心。

  當我們對外境動心起念、形成知覺時,因為是自身的體驗,所以會覺得它格外分明、真實,就像法性寺的那兩位和尚,都堅持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真實的,並為此產生爭辯。但惠能提醒我們:「菩提本清淨,起心即是妄。」為什麼說它們是虛妄的呢?因為不管認為那是「幡動」或是「風動」,不管個人覺得多麼真確,其實都只是「心在動」,都只是個人情緒與知見的投影。

  這就是我們的認知與感受的特色。一個十七歲的高中生和一個七十歲的老和尚,對同一位清秀佳人的看法和反應顯然會很不一樣,而這些差異都只是由他們的生理、心理、知見綜合形成的主觀產物,並非客觀的真實,更不是那位清秀佳人的真正本質,所以都是虛妄不實的。即使面對的是同一個對象,譬如從小就認識的數十年朋友,我們對他們的觀感其實也都只是片面的,而且也一直在改變之中,無從判斷哪一個才比較「真」。換言之,它們都只是根塵相遇、因緣而生也因緣而滅的無常產物。這又是另一種虛妄。

  除了識心之外,《壇經》更提到邪迷心、誑妄心、執著心、貢高心、嫉妒心、惡毒心等等,它們都是個人的貪嗔癡等私欲與私念而產生的私心,因為這些私心的作祟,我們在觀照他人與外物時,原本已有幾分虛妄的感受和認知就又會變得更加扭曲,而離他(它)們的真正本質更遠,也就是更加虛妄。譬如當前面那位十七歲的高中生,因為愛慕而去追求那位清秀佳人,結果卻被無情地潑了冷水後,那他對她的認知和感受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而對清秀佳人的看法原本一片淡然的老和尚,在知道她竟是自己塵世大哥的孫女時,他的感受和認知也立刻會改變許多。這又是惠能所說的另一種「起心即是妄」,我們可以將前面所說的識心和這些邪迷心、誑妄心、執著心、貢高心、嫉妒心、惡毒心等等,統稱為「妄心」。

  總而言之,因為有這些妄心的介入,而使我們原本清淨自如的本來面目(自性)受到了遮蔽、汙染,讓我們在觀照世界、他人與自身時,所產生的認知和感受也都因而變得虛妄不實,但我們對此不僅不自覺,還像法性寺的那兩位和尚,堅持自己的看法才是對的、真實的。而我們一路走來的人生,竟然就是建立在這樣一個虛幻、扭曲的基礎上!只有痛切體認到這一點,才能有真正的覺醒。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