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易經》的來源,傳統的說法認為它是由伏羲先作出八卦,然後由姬昌(周文王)將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被紂王囚禁於羑里時),並做說明性的卦辭,再由周公添加三百八十六條爻辭;最後由孔子總結,以「傳」解「經」,用前面所說的「十翼」來闡釋卦象、卦辭與爻辭,提升它的意涵和價值。

 

  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因而被合稱為「易經四聖」。另有人說「三聖」,因周公是文王之子,由文王代表即可。但不管是「三聖」或「四聖」,有這些「聖人」的加持,《易經》因而被視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不僅可用來卜筮,為人指點迷津,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宇宙觀、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在歷史上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

 

  但上述來源的說法,在今天幾乎已「全部被推翻」。

 

  我們先說為什麼會以「易」為書名?從《禮記‧祭義》:「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可知,「易」是古代的一種官名,負責透過卜筮(抱龜)來了解天意、預測吉凶,供天子參考遵循;他們卜筮用的參考書就被稱為「易經」,這是最直接的說法。

 

  有人將這部《易經》另稱為《周易》,因為它其實只是周朝的易經,夏朝和商朝還有更早的易經,分別稱為《連山》和《歸藏》。《連山》只留下書名,一九九三年湖北江陵的王家台曾出土秦墓竹簡《歸藏》,雖然內容殘缺過甚,但最少表示它的確存在。現在大家(包括本書)說《易經》,指的就是《周易》。

 

  想透過占卜來了解天意或神意,乃是世界各地先民共有的想法與做法,但所謂「三王不同龜,四夷各異卜」,現在多數專家都認為六十四卦這套符號系統與卦爻辭,絕非來自一兩個人的獨立創作,跟伏羲(人首蛇身的神話人物)、周文王、周公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它們應該是華夏諸民族在漫長時間裡經由各自發想、互相影響、慢慢累積發展而成的。

 

  司馬遷雖然在《史記》裡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勤讀易書,致使編綴竹簡的皮條多次斷開)。」但這種說法不可信,從《論語》可知,孔子雖讀過《易經》,卻看不出特別喜歡。一九七三年長沙馬王堆漢墓(約漢文帝年間)出土的帛書本《易經》,「傳」的部分含《二三子問》、《繫辭》、《易之義》、《要》、《繆和》、《昭力》,與今版《易傳》(十翼)差異甚大。根據專家考證,兩種版本應該都是戰國時代到西漢年間的作品,文中雖有一大堆的「子曰」,但都是假冒孔子的偽作,裡面也夾雜了很多陰陽家與道家的觀點,認為《易經》(含傳)是諸子百家思想源頭的說法很可能是倒果為因。

 

  但不管怎麼說,《易傳》還是有很多值得參考與發人深省之處,譬如帛書本《易之義》開宗明義就說:「易之義,唯陰與陽。」後來的《說文解字》也說:「易,蜥易(蜴)也。」《秘書》:「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蜥蜴會變化身體顏色,而「易」字又像日月兩字的合體,所以有「陰陽變化」之意。(《易經》的經文裡沒有一句提到陰陽,陰陽是在「傳」裡才出現的說法)。

 

  《繫辭上傳》說:「生生之謂易」,後來被引伸為「易有三義」,也就是東漢鄭玄所說的「變易」、「不易」和「簡易」。宇宙萬象有變與不變,而《易經》則是在為世人指出變與不變的簡易法則,這種解釋顯然也賦予了它比卜筮更高深的意義。

 

  另外,「易」也有「交易」之義,交易比變化多了互換的一層意思――人們經由《易經》與神明、自然、社會、他人交換訊息。當然,「易」更有「平易近人」的含意,本書就希望經由現代的解說,讓《易經》成為一本平平實實、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傳統經典。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