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是有甘有苦、有成有敗,而甘苦、成敗也總是有先有後,因而也就有了「先甘後苦」或「先苦後甘」,「先成後敗」或「先敗後成」兩種不同模式的人生。如果要你做選擇,你會選擇哪種模式的人生呢?但不管你做什麼選擇,又是基於什麼理由做出這樣的選擇,莊子可能會跟你提起一群猴子:

有一個養猴人給猴子吃栗子,對猴子說:「早上給你們三升而晚上給你們四升。」猴子們聽了都很生氣。養猴人於是改口說:「那麼就早上給你們四升而晚上給你們三升。」猴子們聽了都高興起來。

  「朝三暮四」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雖然它現在意指「一個人經常變卦、反覆無常」;但其原始含意卻是在說「同樣的內涵以不同的順序呈現,會讓人產生錯覺,而受到蒙蔽、愚弄」。也許有人會說只有猴子才會產生這種錯覺、被愚弄,但莊子藉這個寓言要說的其實是「人性」,而非「猴性」,你對前面「甘苦人生」的選擇和看法,跟這些猴子其實差不了多少。  

  心理學家在這方面做過很多實驗。在一個實驗裡,心理學家以兩種方式向一群受測者介紹同一個人A君:甲方式說A君是個「聰明、勤勉、衝動、挑剔、頑固、忌妒」的人,乙方式說A君是個「忌妒、頑固、挑剔、衝動、勤勉、聰明」的人,然後請受測者評估A君給他們的整體印象。結果顯示,以甲方式介紹A君給聽者的整體印象要比乙方式好很多。其實,六種特質完全一樣,只是呈現的順序顛倒而已。其他實驗也顯示,實驗室裡的人類受測者跟莊子寓言裡的猴子一樣:同樣的內涵若以不同的順序呈現,就會讓人產生不同的觀感和情緒反應。這正是莊子所說的:

名和實並沒有改變,但猴子的喜怒卻因而不同,這是猴子主觀的心理在作祟。所以聖人將是與非合而觀之,保持事理的均衡,這就叫做「兩行」。 

  在戲曲或故事裡經常可見如下的樣版:「好人」總是「先苦後甘」,在開始時生活艱難,嚐遍各種苦頭,但後來則苦盡甘來,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而「壞人」則是「先甘後苦」,在開始時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後來卻甘盡苦來,生活變得艱難,而嚐遍了各種苦頭。這不僅是社會價值的問題,更顯示多數人也都喜歡「先苦後甘」甚於「先甘後苦」,偏愛「先敗後成」過於「先成後敗」。人和猴子看似有點不同,猴子會將「較好的」置於前頭(朝四暮三),只顧立即的享樂;而人類則是將「較好的」放在後頭(先苦後甘),看重最後的結果,希望像倒吃甘蔗般,越來越好。但這畢竟都是順序所帶來的虛幻迷障。

  莊子奉勸我們,若不想被這種因順序不同而產生的錯覺所蒙蔽、愚弄,那就要將三與四、成與敗、甘與苦「合而觀之」,兩端都要觀照到(兩行),不僅心情不會因之而起伏不定,對人和事情也才能有較清晰的認識、較合理的判斷。所以,人生的「先苦後甘」或「先甘後苦」,對莊子來說是一樣的,他不會因順序的不同而產生好惡的心理。

  當然,這不是勸你要「先甘後苦」、「先成後敗」,而是在「苦」在「敗」的時候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比別人「甘」過「成」過,更不要貶損自己曾經有過的「甘」和「成」,不要用現在的苦澀去扭曲過去的美好。

 

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齊物論)

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齊物論)

 

《莊子陪你走紅塵》博客來網路書店

王溢嘉最新文章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