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朝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膾炙人口,傳誦千年。但你在讚賞之餘,是否覺得詩中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宋朝時,就有人對「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句提出了質疑:

  「夜半」不是大家都在歇息的時候嗎?寺廟怎麼還會「敲鐘」擾人清夢?寺廟通常是在清晨敲鐘、黃昏擊鼓,也就是所謂的「暮鼓晨鐘」。所以,張繼的詩雖然很優美,但卻是脫離現實的文人想像。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六一詩話》裡對此表示贊同,認為寺廟在三更半夜敲鐘是「荒唐」的。但後來有人告訴他,唐朝時很多寺廟都是在半夜敲鐘的,而寒山寺的「夜半鐘聲」更是有名,即使到了宋朝,寒山寺依然保存半夜敲鐘的舊習。在被指正後,歐陽修即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在不了解唐朝寺廟的規矩,也沒有親自到蘇州查證的情況下,就「想當然爾」地附和別人的意見,他對自己的這種「自以為是」深感慚愧。

  這個歷史典故告訴我們兩件事:一是我們不管閱讀什麼東西,都不能被動地全盤接受, 而需要經過自己的思考,當發現疑問時,就要查證清楚,而不能主觀認定、想當然爾地以為是如何如何;一是在發現自己的錯誤時,就必須承認錯誤。在不斷地思考、疑問、驗證與糾正錯誤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有更扎實的學問與見解。(收錄於《少年夢工場》一書)

 

 《少年夢工場》更多資訊

我在讀墨的電子書

我在方格子的專欄文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