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安、不滿與空虛,就越會產生痴情狂戀。

 

  一提起錢鍾書的《圍城》,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愛情就像被圍困的城,城外的人拼命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拼命的想逃出來。」這當然是一種隱喻,但我們要知道,「圍城」也代表了愛情發生的背景──1937年對日抗戰之際,一種被戰爭、動盪不安的氣氛所「包圍」的情境。

 

  海明威的《戰地春夢》和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也都具有這種雙重象徵意義,「戰爭」和「瘟疫」既是愛情的隱喻,同時也是讓愛情滋生的情境。這三位小說家處理愛情的手法,剛好呼應心理學的一個觀點:「愛情乃是來自不安」。

 

  所謂「情竇初開」,指的其實是青春期性荷爾蒙大量分泌所產生的「生理騷動」;而「墜入愛河」的說法,則相當傳神地描繪了愛情的「不安」本質。愛情讓人不安(魂不守舍、心煩意亂),但生理或心理的不安也會讓人滋生愛情。古羅馬的歐維德在《愛的藝術》一書裡即說,在競技場上觀看格鬥中的武士彼此廝殺,乃是挑起男人對女人激情的最佳時刻,因為他認為那被喧騰起來的不安和騷動,會被轉換成「浪漫的愛意」。在戰亂和瘟疫流行期間,羅曼史即會大量增加,不安的氣氛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心理學的實驗顯示,當人在感到焦慮不安時,較會去尋求與他人接觸;而在危險不安的情境中(譬如走在吊橋上),一個人會覺得異性較有魅力,也較會對對方滋生愛意。焦慮、恐懼會讓人不安,空虛、不滿也會讓人不安(寧),熟悉德國大文豪歌德情史的人都知道,當他內心感到不安或空虛時,他就會開始去尋求新的戀情。調查也顯示,那些會上演癡情狂戀、之死糜他的人,通常都是內心極度不安,對自己相當不滿、生活非常空虛的人,他們把愛情當成了生命唯一的希望和救贖。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內心越寧靜安詳、生命越圓融自足的人,就越不可能「墜入愛河」,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說的「太上忘情」。但「情之所鍾正在我輩」,因為我們多少都有一些不安、不滿或空虛,所以會孳生愛苗,也需要愛情的滋潤。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愛得不夠熱烈,似乎也不必羨慕別人的痴情狂戀,因為這多少表示,你的人生還算圓滿,沒有太多的不安、不滿與空虛。

 

(2008年,原載《南方都市報》,收錄於《如果沒有女人,男人何必穿褲子》一書中)

 

《如果沒有女人,男人何必穿褲子》更多資訊

看博客來網路書店介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