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本部落格最近大幅度整修,即日起將密集po文。請到名片頁訂閱,即可篇篇收到。謝謝!

目前分類:易經101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從二十世紀初年開始,易學研究得到鬆綁,又加上和西方科學、哲學、心理學與文化的相互激盪,我覺得現在最少可以從八個角度重新去理解《易經》,或賦予它如下八種不同的面貌(每個角度與面貌將分章詳述之,這裡只先說個梗概):

 

  一、象數易:利用《易經》的「象」與「數」來推斷人事的吉凶,這是《易經》最初的目的,也是中國術數(算命、風水等)的源頭。我們的重點在於探討它用來預測的理論基礎、判讀法則、可信度、心理與社會功能等等,特別是在和其他預測方法(包括科學)相比較時所顯現的特色;而最重要的是身為一個現代人,我們要如何看待這種古老的預測方法。

 

  二、義理易:對《易經》的符號與文字做「道義」與「哲理」的解釋,以「十翼」(易傳)為主。它向來被認為是代表儒家的觀點,也是對《易經》的傳統主流闡釋。我們討論的重點在於它所反映的自然哲學(天道)與人生哲學(人道),以及兩者的關係(天人之際),還有由此衍生出來的憂患意識、性別意識與階級意識等。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某個角度來看,中華文化在三千年前就發展出《易經》這樣一套綿密的、用來解釋宇宙萬象的符號系統與法則,衡諸當時人類的其他文明,它可以說是相當先進而傑出的,但從下面幾點我們也看到了影響它後續發展的幾個重要關鍵:

 

  一是將偉大的創見歸功於聖人: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易經四聖」的說法,雖然有提高《易經》價值與聖人聖明的用意,但也是中華文化裡很糟糕的一種劣根性,因為它其實是想以「訴諸權威」的方式來表明其觀點的「正確性」,你要批評它,就要先「踩過」這些聖人,必然會受到衛道人士的群起而攻,惹來一身羶。這阻礙了後人對它提出質疑、大刀闊斧修正錯誤與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二 六十四卦.jpg 

  今版《易經》六十四卦以乾、坤開始,既濟、未濟結束,有一首據說是朱熹所作的《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兮噬嗑賁,剝復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三十備。咸恆遯兮及大壯,晉與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繼,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兮中孚至,小過既濟兼未濟,是為下經三十四。」

 

  一聽就讓人昏昏欲睡,但坊間的《易經》大師卻勸有志者「先背了再說」。既然「有志」,總該問「為什麼」會是這個順序吧?傳統的說法是《易經》分上下經,上經三十卦講天道,以乾、坤起首;下經三十四卦講人道,以咸、恒為始。其中除了相鄰的乾(q)與坤(w)、頤(m)與大過(,)、習坎(Q)與離(W)、中孚(M)與小過(<)互為錯卦(六爻陰陽全變,又稱正對卦、變卦)外,其他五十六卦也都兩兩一對,互為綜卦(六爻全部翻轉倒置,亦稱反對卦、覆卦),譬如隨(g)與蠱(h)、損(A)與益(S)。這樣的安排是在反映「物極必反」的義理。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易經》最特殊的地方不是文字,而是圖像,也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它們很可能人類文明中最早出現的一套用來表示宇宙萬象的符號系統。

 

  前文說過,這套符號系統很可能是來自華夏諸民族在漫長時間裡經由各自發想、互相影響、慢慢累積發展而成的。但是如何「發展」?《繫辭上傳》給了我們一個方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意思是它們是由簡而繁、逐漸發展而成的:

 

  《易經》符號系統的基本單位稱為爻,爻有兩種:陽爻(9)與陰爻(0)。「太極生兩儀」是說從宇宙初始狀態(太極)中生出兩種彼此對立、相反又相成的力量(陰與陽),然後「兩儀生四象」:產生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然後「四象生八卦」:再產生乾(1)、坤(8)、震(4)、巽(5)、坎(6)、離(3)、艮(7)、兌(2)八卦,分別代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或構成宇宙的八種成分。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關於《易經》的來源,傳統的說法認為它是由伏羲先作出八卦,然後由姬昌(周文王)將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被紂王囚禁於羑里時),並做說明性的卦辭,再由周公添加三百八十六條爻辭;最後由孔子總結,以「傳」解「經」,用前面所說的「十翼」來闡釋卦象、卦辭與爻辭,提升它的意涵和價值。

 

  伏羲、文王、周公和孔子因而被合稱為「易經四聖」。另有人說「三聖」,因周公是文王之子,由文王代表即可。但不管是「三聖」或「四聖」,有這些「聖人」的加持,《易經》因而被視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不僅可用來卜筮,為人指點迷津,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宇宙觀、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在歷史上一直具有崇高的地位。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易經》分「經」與「傳」兩部份。「傳」是對「經」的闡述與解釋,包括《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繫辭傳》(上下篇)、《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等十篇文章,統稱「十翼」,也是一般所說的義理派解釋。

 

  為了方便瞭解,我們先從《說卦傳》談起。它告訴我們,古人認為宇宙中有八種自然現象或成分: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易經》作者以八個卦名和符號來表示,並賦予它們不同的特性:乾(1、天、健),坤(8、地、順),震(4、雷、動),巽(5、風、入),坎(6、水、陷),離(3、火、麗),艮(7、山、止),兌(2、澤、悅)。六十四卦(六畫卦)就是由八卦(三畫卦)兩兩相疊而成。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知道《易經》能告訴現代人什麼?那就先要了解它到底在說些什麼。

  現在通稱的《易經》包括「經」與「傳」兩部份,我們先從「經」談起。「經」包含圖像(卦象)與文字(卦辭與爻辭)兩大類,它們原本是用來預測吉凶的,就跟現在到廟裡求籤,所得到的籤號和籤文(詩)一樣。

  卦象由六個爻(符號)組成,爻分陽爻(9)與陰爻(0)兩種,兩種符號做六階排列,可以有二的六次方,也就是六十四種排列方式,它們就是六十四卦的卦象(圖一)。

  卦辭是對每個卦的整體性說明,爻辭是對六個爻的個別性說明。完整的卦爻辭含有三部分:卦名(爻位)、敘事取象之辭、斷占語。斷占語是對卜問之事的吉凶預言,敘事取象之辭是對吉凶的輔助性提示。下面就以需卦(t)為例,做個簡單介紹。需卦的卦辭為: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唐朝的陸羽是有名的「茶聖」,一生充滿傳奇。他原是一名棄嬰,被竟陵龍蓋寺的方丈智積禪師拾得,把他交給一位信眾李儒公當養子,到七八歲時,因李家要返回故鄉,他又來投靠智積禪師。智積禪師用《易經》給他卜個卦,得到的是漸卦,其九三爻辭:「鴻漸於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意思是說鴻雁慢慢降落在陸地,丈夫出征不歸,妻子卻懷孕了,無法養育新生的嬰兒――跟他棄嬰的身份剛好吻合。於是智積禪師就用漸卦的上九爻辭:「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不可亂也。」讓他姓「陸」名「羽」,字「鴻漸」。

 

  中國過去有些書香世家想為子女娶個好名字時,都會到《易經》裡尋找靈感。「鴻漸」的意思是「鴻雁飛翔,逐漸要降落於某處」,意境優雅,所以自古以來用它當名字的還不少,譬如唐朝有位知名的宰相叫做杜鴻漸,字之巽(巽也是《易經》的卦名)。蒲松齡的《聊齋誌異》裡有一篇〈張鴻漸〉,說的是書生張鴻漸不受狐仙媚惑而回到妻子身邊的故事。錢鍾書的小說《圍城》裡的主角則叫方鴻漸,說的是一個在人格、工作和愛情方面都充滿矛盾的男人的故事。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鼎泰豐」的小籠包很有名,很多人都去品嘗過,但曉得這個店名來自《易經》的恐怕不多――它是由鼎卦(R)、泰卦([)、豐卦(Z)三個卦的卦名組合而成。

 

  「鼎泰豐」的前身叫「恆泰豐」(恆字也是來自《易經》的恆卦/),原本是經營醬油生意的,店裡有一位送貨員名叫楊秉彝,老闆因投資失敗而被迫解散,楊秉彝將店頂下來,因為以前跟「鼎美油行」有生意往來,於是綜合兩家之長,將店名改為「鼎泰豐」。後來因桶裝醬油改變了購買型態,他為求生存而將原來的店面改為一半賣油、一半賣小籠包。小籠包做得好吃,在口耳相傳之下,門庭若市,於是轉而專賣小籠包。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認為《易經》是古老的經書或占卜算命用的,而且深奧難懂,跟現代社會、特別是自己的生活沒什麼關係,所以大都敬而遠之。其實,我們的很多觀念、做法、食衣住行、甚至無聊時的閒話家常,裡面都含有《易經》的影子,只是大家習焉而不察,不知道它對我們的影響有多深。

 

  譬如你現在想要投資一家公司,那你一定會先去看看這家公司的損益表,但你可能不知道,「損益」這兩個字就來自《易經》的損卦(A)和益卦(S),它們是彼此相鄰,但卦象卻顛倒的兩個卦(第四一、四二卦)。

 

  在各式廟宇和不少住家門口懸掛的八卦圖,也是大家從小就看慣的,它同樣來自《易經》,這個文化符號一直被認為具有「辟邪」作用,即使你不相信,它還是會像陰魂不散的視覺記憶纏繞著你。當年高喊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原名就叫「八卦拳」,而「義和」兩字正是來自《易經》第一卦乾卦的《文言傳》:「利者,義之和也。」這個半宗教團體慷慨激昂地聲稱要捍衛中華文化,結果被洋人打得落花流水,餘波至今還在盪漾。

文章標籤

wildgoose195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